第784章: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攻破!

    第784章: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攻破! (第2/3页)

中后期以后,会德丰董事局的投资策略似乎再度转趋积极。

    当时,香江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循环周期的上升阶段,地产市道再度蓬勃发展。

    会德丰旗下的置业信托、联邦地产、夏利文发展以及宝福发展等地产公司相继开展庞大地产发展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不过,会德丰的投资策略,实际上是将集团所属地皮物业,拆卸重建,趁地产高潮高价抛售,然后套取资金积极发展航运业,大量订购散货轮船,壮大船队。

    这种策略的背后,仍然是会德丰大班约翰.马登对香江的前途缺乏信心,担心香江迟早会归还国内,因而实施资产的战略转移,使其“浮在公海上”,以策万全。

    可以说,这和历史上的包裕刚的弃舟登陆是完全相反的。

    包裕刚是弃舟登陆。

    约翰.马凳是弃陆登舟。

    这也就导致了历史上的包裕刚能够吞掉会德丰洋行。

    据统计,到1983年,会德丰旗下,仅会德丰船务一家航运公司,其船队已增至29艘,载重量139万吨。

    可惜,踏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航运业已逐渐陷入衰退,会德丰集团因而深受打击。

    1981年度,会德丰除税前赢利是14.31亿港元,到1983年度已急跌至3.68亿港元。

    当年,约翰.马登在公司年报上沉重地宣布:“本集团之主要航运附属公司,会德丰船务国际有限公司经历最困难的一年。”

    历史上,1984年,负债累累、面临清盘威胁的会德丰船务被迫将所拥有的船只贱价售卖。会德丰船务的困境触发了会德丰集团两大股东马登家族和张玉良家族的矛盾。

    原来,1981年会德丰船务曾向丹麦订购两艘货轮,总值约4亿多美元,惟船只尚在建造期间,全球航运已进入不景气,会德丰船务备受压力。

    1983年,会德丰船务想向同系的置业信托寻求约1200万美元的财务支持,但被以张玉良家族为大股东的置业信托所拒绝,迫使会德丰船务只好向母公司借贷400万美元以解燃眉之急。为此,会德丰两大股东矛盾激化。

    1984年,张氏家族一要员主动辞退会德丰董事职位,理由是集中管理会德丰旗下的置业信托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