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更像欧洲的南菲大城市!

    第1111章:更像欧洲的南菲大城市! (第2/3页)

    南菲采矿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严重依赖欧美,欧洲和M国在南菲投资了上千家企业,1979年外资占南菲GDP的比重高达57%。

    欧美国家的制裁对南菲的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大量欧美资本撤出南菲,1984年南菲的1100家外国企业当中,到1989年有400多家撤资。1984年M国在南菲投资了350家企业,到1989年有192年企业撤资。

    失去了欧美资本和欧美市场,南菲的经济就成了一潭死水。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整个80年代,南菲的通胀率都在11%以上,最高接近20%。

    1980年南菲人均GDP为3200美元,非洲第二,仅次于加蓬。到了1985年就跌到了1970美元,被塞舌尔和阿尔及利亚给超了。

    南菲的上层白人看到情况不妙,大批大批地逃离南菲,1982到1987年南菲就净移出12万人。

    1994年曼德菈上台后,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社会治安变差,犯罪率上升,以及平权法案将80%的工作岗位留给黑人,使得大量白人失业,导致了比80年代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失。1994年至2004年间,有100万至160万从事技术、专业和管理职业的南菲人移民到海外,大部分是白人,移居目的国主要是Y国和澳洲。

    也就是说,南菲被毁。

    两大原因。

    一个是欧美对南菲的制裁,大量外资撤离,导致南菲经济严重衰落。

    一个是ZZ问题。

    在杨铭看来,南菲虽然没有解体,但是,实际上和当时的苏连差不多,甚至要比解体后的苏连更惨。

    而此时,南菲的经济就开始下跌,欧美开始制裁南菲。

    而且,许多欧美资本担心未来南菲的稳定,和对白人资本的清洗,以至于剩下的欧美资本也在逐步逃离这一个国家。

    这次作为南菲主宰彼得波塔之所以那么兴奋,那就是帝国集团董事长在这个时间段,居然前来南菲考察和投资。

    这就如同一个快要病倒的老人,突然被打了一支强力针一样。

    杨铭心中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南菲想要改变这种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