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万宝的求救!

    第1222章:万宝的求救! (第2/3页)

    1983年,邓承包羊城二轻机修厂,当时那是一个只有100人的亏损小厂,他从东洋松下引进了国内第一条冰箱生产线,开始生产万宝牌冰箱。

    由于起步最早,邓绍珅的工厂迅速崛起,万宝冰箱一度达到全国冰箱4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

    到1988年,万宝冰箱产能规模超过100万台,年总产值10多亿元,名列国产电子电器100强之首,全国所有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的第41位。

    而此时,张瑞闵的海尔才达到20万台的规模。

    万宝在产权上属于羊城二轻系统,是一家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在参照行政体系的级别序列中,邓绍珅是一个小小的“副处级干部”。

    在快速成长后,邓绍珅希望在资本上对企业进行改造。于是,在他的四处奔波下, 1988年年初,上面将之列为全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主要试点集团之一,有关部门开始直接参与万宝的发展战略与产权改革事宜。

    矛盾就在这种变革中悄然萌芽。

    在万宝冰箱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羊城二轻系统先就把一大堆“烂苹果”一股脑地往邓绍珅身上推。

    万宝组建集团,先后吃下24家亏损的中小工厂,这些久转不动的企业日日消耗万宝的利润和邓绍珅的精力。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争斗日渐激烈,上级指派下来的负责人与邓绍珅不和,两人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各持己见,前者无条件听令主管部门的指挥,邓则有自己的一盘棋。

    历史上,他后来也承认,当时万宝的很多规划及具体的经营决策,直接来自上面,这给羊城的感觉就是邓绍珅已经尾大不掉。

    尾大于体,总归有掉的一天。

    从表面上看,万宝的悲剧是因产销失衡而造成的。从6月开始,国内通货膨胀加速,粤省跟国内所有地方一样出现抢购潮,在万宝厂门口等冰箱的车队从生产车间一直排到了厂门外很远的马路上。

    上级部门找到邓绍珅,命令他尽快拿出三万台冰箱投放羊城场,以平抑日日见涨的家电物价。邓绍珅一方面下令车间三班轮产,日夜加班制造,同时又从其他地方紧急调拨冰箱,以解羊城之急。

    没有料到,到明年年年初,因为物价闯关失败,上面开始实施宏观调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