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抢洋不抢华

    190 抢洋不抢华 (第2/3页)

里挤了出去,丝毫没有来时的威风赫赫,颐指气使。

    九龙区。

    尖东,梳士巴利道。

    一片住宅区紧邻码头,租住着大量新移民,其中有内地人,有越南人,也有印度人,除了出租房外,还有大量廉价旅馆,按一元一天的价格出租床位。

    是尖东最为鱼龙混杂的居住地,也是最早的棺材房,当然,能在码头上工的人,生活要比在乡下城寨的好一些,起码不用卖血住鸽子笼。

    每天中午,尖东警署都有会派人来旅馆楼下收尸,总有几个抽大烟抽死,惹麻烦给人捅死在房间的衰老被拖出来,同时一些过期租户的衣物、行李则会给扔到角落。

    军装组平日只在楼底收尸,登记处理,收一笔好处费,绝不会无故踏上旅馆。因为,谁也不知道一间旅馆里有多少亡命之徒,有多少把枪!

    刑事组探员若非必要,也不会进入旅馆抓人,因为一旦出动就会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不知道蹿出多少惊弓之鸟,徒增行动的难度。

    这里同九龙城寨一样是港岛的黑色地带,但是并不具有“三不管”的法律争端,相反,处在繁荣的维港之畔,是一座码头贫民窟。

    佳华宾馆。

    一个留着平头,披着衬衫,内搭一件军汗衫的中年人,叼着旱烟,坐在床板上正检查一把勃朗宁自动步枪。

    架子床的床头处,一个食品铁盒开着,里面放着一些硬币,硬币上堆着几枚奖章,最上方是几份证件。

    第一个证件上的青天白日徽章,出卖了此人溃兵军官的身份,同时五个溃兵有老有少,一同坐在房间里检查武器,主要是毛瑟步枪为主,有两把驳壳手枪,桌面上一个盒子里更是满满装着弹药。

    据不完全统计,前朝溃败前逃亡、走失的溃兵多达几万人,去向不明的武器弹药,光是步枪就有数十万把,而且军队在溃败前采取不理会的方式,默认士兵将手中的武器带走,六人手中的步枪火力不算什么,但是一把“勃朗宁自动步枪”却是狠货,名为自动步枪,但在战时往往是当轻机枪用,美国产的,到现在还在半岛上用着。

    一名光头,个小的年轻人,推好枪栓,将子弹上膛,放低枪口,低声问道:“团座,今天刑警真的不上街吗?”

    “往外边看看,街上连一个军装警都没有,看来消息是真的。”

    重案组根本不用主动去调动江湖力量,因为,以各大社团为首的江湖力量,全都是见风使舵的骑墙派,警队内部事件并不关乎社团利益,绝大部分社团是不会出死力帮助的,而且社团一心只想着揾水,大佬想着私利,政治觉悟比华警低,根本难以团结,只能争取!

    但以港岛当今的社团形势而言,底层是十分混乱的,平日有港警负责压制,罪犯都藏在角落,一旦放出消息,警队全体休假,充斥港岛街头巷尾的旗兵、溃兵们便会骚动起来。

    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根本不需要顾忌政治影响,抢一笔大的就可以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