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港岛,非是你城

    359 港岛,非是你城 (第2/3页)

但偏偏在最好的繁荣期内,港岛电影没有把握东亚地区的先发优势,不钻研电影工业,没打好基础。

    导致落寞。

    有一些政治局势,思潮改变的原因在里面,但有机会不把握是一种罪。东方影业的目标不是拍出什么艺术神作,就是希望一步步把工业基础打牢,或许能让港岛电影业更上一个层级。

    何定贤与陆运涛则在同一时间,盯上了破产的永华制片厂,但两人已经是合作伙伴,碍于南洋的利益关系。

    何定贤就连偷偷恰烂钱都抹不开脸,不得不让陆运涛分一杯羹。现在,两家共一个制片基地,电影公司是各自控股,基地却单独注册一个公司,共同控股,各百分之五十。

    这样也好,将来电影基地做大,还可以收租,供其它公司使用。

    只要将港岛的影视资源都引来,就连影业陷入颓势,依旧能保证公司收益。

    霍官泰颔首:“阿贤,高见啊。”

    “最近陆运涛有没有新电影?”

    何定贤笑道:“在拍一部叫做《四千金》的戏,很快就会上映。”

    这部戏有四个女主,个个十几岁,青春可爱,长相靓丽。

    “一定去看。”

    霍官泰挺喜欢陆运涛的戏。

    而港岛电影在发展初期,一直是以国语电影为主。港岛电影即粤语电影,其实是一个错误印象。因为国语传播范围最广,受众人群最广,粤语反之圈定了受众人群,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市场度,或者花高价翻译、配音。

    在没有配音技术,和识字率低的情况下。

    粤语更是天灾。

    何况,早期很多导演是上沪、内地人。

    根本不会粤语。

    加之,抗战时期,南京方面明令禁止方言电影进口内地,更导致港岛粤语电影凋零的不剩几张,甚至能出现一年零张粤语片的情况。要知道,两地电影市场可是互相开放的,港岛电影本就严重依赖内地市场。

    “粤语电影”的起源,则是港府及一些国家,有意限制国语片进口,等到七八十年代海外版费大增,成为电影公司的重要收入时,粤语片的发行量才大大增加。

    但统计一下各片场的制片量,国语电影都是远超粤语电影。所以,港岛电影以粤语为主流,其实是一个时代分叉,当内地市场变得强劲时,自然会以国语为主。

    而港岛作为向外辐射的窗口,一直仅担任东南亚制片基地,内地一旦恢复经济,便会诞生出自己的制片基地。港岛影业想要辉煌下去,唯一的机会就是开拓海外,打进欧美。

    港岛影界最引以为傲的李晓龙,拍摄电影实则都是以“国语”发行。虽然,国语不太标准,是后期配音的,但足矣说明一些事。

    “家城。”

    “伱花钱,别人都是嘴上奉承,并没有真心实意的想要结交。”庄明月穿着一身旗袍,雍容华贵,一看就是出身大户人家。李家城穿着西装,站在角落,低声道:“世界上没有白花的钱。”

    “如果我不拍到底,别人只会笑我,现在我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