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香香软软;恒光公司

    第二三四章 香香软软;恒光公司 (第3/3页)

之后,随着苏松之地愈发繁荣,朝廷将嘉定县东北部分和上海县北部划分出来,以“宝山”为县名。

    东南边是南汇县,历史甚至可追溯至明初——洪武十九年,明太祖下旨在三团地区筑城,设南汇嘴守御千户所,归金山卫所辖。

    正南边是金山县,同为洪武十九年,安庆侯仇成召当地军民堆土垒砌,建成金山卫卫城。

    西南边是松江州,为松江府降级而来。

    此外还有西边的青浦县,乃嘉靖二十一年设。

    如此总共八县一州,构成了如今的上海府。

    “瞎七搭八!侬动动脑子好伐?这不是瞎搞么?”

    在宝山县的的城郊结合部,恒光工厂、也叫恒光枪业公司的厂房外,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正在责备身旁的青年。

    后者又搞错了订单的分类,还记错了电话号码,于是不可避免的招致了经理的训斥。

    这时候,有人从大门那儿小跑而来,“管事的,外边有对小年轻结伴而来,说是要找您谈投资入伙的事。”

    “年轻”和“投资”两个词并排出现,经理一听就觉得不太靠谱,“是正经的不?”

    “衣装打扮和举止言谈都不似寻常人。”

    经理虽然知道这门卫不大可能看走眼,但他依旧将信将疑,觉得来者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后生在胡闹。

    但他还是决定见一见,毕竟如果真的成了,公司还能在现如今这要紧关头多得一笔意外之财,有利无弊。

    等见到这所谓的“一对小年轻”的时候,经理忽然觉着自己的惯性思维确实存在疏漏。

    有些人的气场是掩饰不住的,面前这二人就是如此。仅仅只是第一眼,只看走姿与立姿,他就无法将“纨绔”一词和这名青年男子联系到一起。

    至于那位女子,就衣装打扮和恰到好处的福身动作来看,必定也是极有教养的人家出身。

    来者绝非常人,也无恶意表露,十有八九是有好事到来。

    怪不得今早左眼皮直跳呢。

    他赶忙拱手道:“鄙人张成基,负责经理恒光公司主厂业务,二位贵客猝然光临,接待不周,还请不要介意。”

    “没事。”周长风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直接开门见山道:“在下周长风,这位是我夫人,这次过来主要是来考察一下贵厂的情况,如果合适的话考虑投资入股。”

    “好啊,那先生与夫人暂且稍候片刻,我们再详谈。来人啊,奉茶奉茶!”

    一行人到了工坊、也就是园区的一角,这儿就是恒光公司办公的地方,是一座双层的悬山顶小楼。

    张成基十分热情地介绍着公司的情况,并吐槽起了近来局势动荡的影响。

    亦好亦坏——好的是民间对枪支的需求陡增,订单一下子多了不少;坏的是治安变差,人心惶惶,全厂的生产效率显著下降。

    “……分红是次要的,我的初衷是能够有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化为实物的地方,所以我主要在意贵厂的综合技术水平。”周长风很平静地阐明了自己的来意。

    这话说的过于直白,张成基经商从业二十余载也没遇到过多少回。

    他在短暂的愣神以后自信道:“我厂有大小管事十余人,手艺娴熟的老匠人和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十一人,其他职工五百二十人,各种机床一百二十余台,电焊机、气焊机、蒸汽锤皆有。”

    “你们以往造过哪些枪?”

    “寻常的手枪、猎枪都有,还拿过府警的单子,造了一批自动枪和霰弹枪,统共十几种型号吧。”

    “能拿些成品来看看不?”

    “当然。”

    张成基也有些忐忑,不知能否得到面前这位年轻人的青眼。

    这些年因为大明国内相对安稳,市场需求逐年减小,恒光公司不得不调整了销售策略,尝试走高端路线,精工细作打造金贵的枪支供权贵人家娱乐。

    生产数量减小的同时,品质和工艺水平却也相应的得到了锤炼和提升。

    如今世界局势和朝廷政策的变化自然逃不脱敏感的商人们的鼻子,所以恒光公司内部从去年开始就在商议如何扩大自身规模了。

    否则,之后如果开战了,小企业可是拿不到大订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