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拦截商船

    第二八九章 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拦截商船 (第3/3页)

精矿、天然橡胶等一系列战略资源。

    布武天下的益处难以计数,日不落帝国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影响力。从印杜洋到红海,以及必不可少的通行要道苏伊士运河,英国人的势力几乎无处不在。

    在上个月,軍情六处的特工们捕捉到了蛛丝马迹。

    自那以后,他们便着手开始调查真相了,一直在认真搜寻着证据,时至今日终于有了充足的证据指明这一切。

    根据英、法、中三方签订的协定,大明在了结了尾单以后,必须解除一切长期合同,不应该再向德国人出口钨、钼、镍、橡胶等战略资源了。

    好家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是吧?

    英国人对此十分不满,他们打算以此为由好好向明人展示一下强硬的态度——不遵守信用是小人行为!

    但初步的试探不应由英国方面发起,因为当初最重视对德禁运资源的是法国人,理应先由法国方面出马,然后再一起出面。

    而且,法国在亚洲的势力已经没多少了,就算因为把此事搬上台面而和大明闹翻,损失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双方一合计,异议不多,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可恶的战争贩子!我俩在欧洲千方百计地遏止▇▇▇▇的蔓延,你却在背地里继续和其交易?

    八月初二,地中海,天气晴朗,北纬31°18′,东经32°15′。

    承安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七千吨的货轮,一直往返于澳大利亚与大明,从前的十余次航行任务都是运送铁矿石。

    但现在她被租赁给了一家安南的公司,来到了一条曾经历过的全新航线,向土耳其运送各种矿石。

    就在不久前,承安号穿越了漫长的苏伊士运河,在塞得港停泊补给了半天,然后继续踏上了所剩不多的航程,向北穿越地中海即可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安塔利亚。

    两名胡子拉扎的船员倚靠在船舷边上,一边吸烟一边闲聊着。

    “这运河是真的长,以往还只是耳闻,亲眼所见实在是非同寻常啊。”

    “三百八十多里吧,的确够长。”

    “这得花多少人力物力来修啊,怕不是要修个十年?”

    历史上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由于美洲殖民地被英国夺取,所以法国不得不转而向东方继续发展,这样一来,打通苏伊士运河对于法国就具有了现实且紧迫的意义。

    随后他们成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以低廉价格强制雇佣当地埃及百姓穿过干旱的沙漠挖掘运河。

    在沙漠地带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工作之辛劳可想而知,但殖民者可不管这些。饮水奇缺,大量工人渴死;食物粗陋,无数工人营养不良;卫生糟糕,众多工人病死。

    前后历经十一年,在付出了高昂的花费、克服了无数工程难题以后,意义非凡的苏伊士运河于西元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这一天也被定为运河通航纪念日。

    在此过程中,一共有超过十二万名埃及百姓因不同原因死亡,平均每千米要牺牲七百余人。

    忽然,一名船员注意到了海面上的异样,他伸手指着远处问道:“嗯?那是啥船?”

    另一人顺着望去,只见广阔的海面上出现了几艘战舰,高悬着蓝白红三色旗。

    “靠!是军舰?!”

    “来者不善,快…快告诉船长去!”

    其实,出于稳妥考虑,为了方便被发现以后扯皮,此事被委托给了一个在安南新建的远洋运输公司,连货轮都是租赁而来的,大部分船员并不知情,只有核心成员了解一些内幕。

    至于英法双方,他们特地挑选这个时间也是别具深意的,大明皇太子坠机的事情尽管严格保密,但是前去搜救的大量战机与战舰的行动却无法隐瞒。

    当时一艘从巴达维亚前往天津的加拿大商船距离事发海域不过数十海里,船员们看到了许多与之擦肩而过的飞机和船只。

    这一消息后来被英国人所搜集到,他们推测了最坏的结果,但迫切的想要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次的行动之后,根据明人的反应可以判断出许多信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