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抢、抢、抢;法兰西民主公社!

    第三九七章 抢、抢、抢;法兰西民主公社! (第2/3页)

了坏事怕见人。”

    “当然,许多事情很容易引起公愤,百姓的情绪不难挑拨起来,闹大了不好收场,谁也不想被架在火上烤。”

    “不过这么说来……”周长风有些惊喜地说:“只要不传出去,就能为所欲为?”

    好好好,你这么理解是吧?

    朱泠婧实在没忍住,翻了个白眼,“随伱,别失了分寸便是。”

    “太后悔了,”周长风格外遗憾,“当时真的就应该提枪给那家伙打成筛子。”

    “家大业大,出几个孽子不稀奇。你要真是闲着无事可做,去煞煞那帮家伙的威风也挺好,至少能消停些日子了。”

    朱泠婧也是随口一说,话说出口又觉得不妥,便赶忙否认道:“算了,不妥,你这厮没分寸,再有类似情况告知谘政院便是,少干牝鸡司晨的事……”

    啊!尴尬!

    她本想说越俎代庖的,居然莫名其妙用错词了。

    站在边上的周长风憋笑憋得很困难,然后被她瞪了一眼。

    朱泠婧若无其事的调转话题道:“说起谘政院,给你看个东西。”

    她在旁边的一沓奏疏中找了找,抽出了一份递了过去。

    周长风将之接过,一目十行地浏览了起来。

    这道题本是一位谘政院民选议员和一名兵部官员联名上奏的,看得出来二人私交不错。

    他们提出了一个帝國主義味道满满的打算——组建一支远征军,经由叶卡捷琳堡向西越过乌拉尔山脉,在当地狠狠地抢上一波!

    就像沙俄军阀一样,大明亦有不少人垂涎于乌拉尔工业区众多工厂中的机器设备。

    就比如伊热夫斯克,早在十九世纪初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就下令在当地建立兵工厂。欧战前夕,嗅到火药味的沙俄开始大力扩充军事工业,从英、法、瑞进口了大量机器设备,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军工中心。

    除了工厂,贵金属也很受重视,沙俄作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庞大帝国,几百年来虽然时常欠着大笔债务,但黄金储备还算可观。

    即使是在花销甚大的欧战期间,沙俄的黄金储备亦有1233吨,战争结束时下降到了705吨,截止今日大约回升到了近千吨。

    这道奏疏中对黄金看得很重,提出以任何手段掠夺、搜集当地贵金属,甚至包括以伞兵部队突袭历史古城喀山——当地金融业颇为发达,几家银行有着可观的黄金储备。

    因为大明空军伞兵在南洋战役中表现突出,是当之无愧的功勋部队,如今早已被大江南北的人们吹捧上了神坛,话剧、、连环画比比皆是,甚至连相关电影都在筹备拍摄中。

    一时间,朝野间都有些迷信这些从天而降、直捣黄龙、精锐迅猛的单位。

    另外,奏疏也着重强调扶持西伯利亚傀儡国时,必须掌握秋明油田的控制权。

    “前些日子号召募集黄金的法子倒是行之有效,清点下来有将近二十一万斤了。”朱泠婧说道。

    上交黄金换得优惠抵用券或国债的政策反响不错,南洋战役的辉煌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军民士气,截止今日朝廷募集到足足了102吨黄金。

    再加上从南洋诸地搜集来的上百吨,由此,大明的官方黄金储备也从1922吨上升至2118吨。

    “空降喀山有点太冒险了,深入腹地上千里啊,大概得仔细分析以后再考虑……”

    周长风沉吟道:“不过越过乌拉尔到伊城倒是具备可行性的,依托铁路线进行作战,对方大大小小的军头不太可能同心御敌,没法组织有力抵抗。”

    “如果实际行动,你认为要发兵多少?”朱泠婧转身指着背后悬挂着的地图,平静地问道:“喀山先不做考虑,只到伊城为止。”

    “当地拥兵自重的军头算势力比较强的,原本有一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一个战车团,到现在又扩充了一个步兵师和三个民兵旅,总兵力有四万人。”周长风简单盘算了一下,谨慎地答道:“保险一点,派三万人。”

    “那倒是还好……值得一试。”朱泠婧微微颔首,“我下旨让督府评估一下。”

    维持两个步兵师的日常消耗,每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