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这就是一种自信;发偏师、出奇兵

    第四四九章 这就是一种自信;发偏师、出奇兵 (第2/3页)

,故而只在港口草率修理了一天的TF-12舰队被迫再度起航,趁着夜色前往澳洲。

    进驻拉包尔和图拉吉的大明空军单位在全力压制莫尔兹比,所以没有搭理这种残兵败将。

    另一个原因是,在之前的一个多星期里,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和荷兰王家海军的舰队一直在所罗门海域活动——防止明军从拉包尔出发登陆巴布亚半岛北部。

    因此大明空军这段时间在努力对付他们,拉包尔和图拉吉机场储存的航空鱼雷已经耗尽。

    现在,随着TF-12舰队败退,荷澳两军也只能悻悻撤离,退守澳洲本土。

    莫尔兹比外海已经被数十艘大明海军船只占满,数不清的士兵从绳网上爬下,登上不久前放下的登陆艇。

    随后,上百艘小艇像一把细密的长梳子一样扫过了海面,留下一道道显眼的白色航迹。

    登陆点的纵深地带还在不断升腾起烟尘,那是明军舰队延伸了炮火,正在对敌纵深实施拦阻射击和妨碍射击。

    濒临滩头的海面也时不时发生爆炸,水柱冲天,大团的浪花像绽放的冰淇淋,那是陆战一旅抢滩选锋营在对敌人布置的障碍物进行爆破清除。

    二十余辆三五式两栖坦克从专用的登陆舰上驶入海中,引擎呼啸,履带划着水、尾部的推进螺旋桨高速旋转,驱使着小小的坦克向前航去。

    随着第一梯队的登陆部队即将上岸,来自陆地纵深的炮火也终于降临,海面上顿时冒出了越来越多的水柱,滩头亦乍现了爆炸扬起的沙尘与硝烟。

    “到底是经营许久的战略要地,这炮火比达尔文那儿还要猛。”姚良川说道。

    端着大倍率望远镜的朱立铄仔细地观察着,踌躇道:“应该总共有四到五个炮营,不过现在只有半数在开火。看这些落弹的劲道……其中有一部分是两寸半的轻炮。”

    他的判断很准,那些威力较大的落弹来自于QF4.5英寸榴弹炮,而那些威力较小的落弹来自于M7897型75㎜野战炮。

    后者不用猜就知道是美国人的手笔,越来越多的军事援助武器装备出现在了战场上。

    周长风在心里默念了几秒,命令道:“差不多了,除了乙段,其它登陆点提前一分钟开始烟幕遮蔽。”

    “遵命!”

    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的烟幕遮蔽是不恰当的,这样很容易让登陆部队失去参照物,导致跑偏走散。

    同时,烟幕也会妨碍己方直瞄火力支援。

    这年头的登陆作战说到底就是三板斧,不像后世还有机降突袭后方、气垫船辅助侧翼登陆之类的花活。

    但是,即使只是看起来容易的三板斧,想确保每一处细节都万无一失也是极难的。

    在大半年前南洋战役的几次行动中,被周长风寄予厚望的火力支援舰表现不佳,主要弊病是海面平台的稳定本就比不了陆地,船无时无刻不在摇晃中。

    火箭炮的精度本来就较差,如此一来那散布就大得毫无意义了——看上去很凶猛,实际上就相当于看了场烟花秀。

    所以有人私底下吐槽即使是当朝新秀的主意也不是百分百靠谱的。

    尽管如此,周长风还是坚持继续改进火力支援舰,毕竟这玩意如果改进得当,那么肯定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不稳定?那就想办法让它稳定呗!

    舰载高射炮普遍使用三轴稳定炮架——例如历史上德国人的37㎜手拉机,所以照搬现成的设计,为多管火箭炮安装三轴稳定炮架即可。

    为了加快进度、减小不必要的麻烦,海军兵器格致研究院直接照搬了双联装38.4㎜高射炮的炮架,将之按等比例少许放大,与十五联装火箭炮适配。

    经过测试,稳定效果明显,发射散布也有可观的缩小,于是三艘改装了稳定炮架的火力支援舰便匆匆调来参战。

    大明海军迄今将十二艘老旧的太平级驱逐舰中的八艘改装为火力支援舰,如果这次她们仨的表现良好,那么其余的太平级驱逐舰也会全部接受改装。

    12月6日8:11,几发信号弹从滩头升空。

    第一梯队大约六个步兵队的陆战队官兵成功上岸,甲乙丙丁四个登陆点均未遭到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