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四章 顺利敲定;不妨您亲自出马

    第五五四章 顺利敲定;不妨您亲自出马 (第3/3页)

朝廷官员。

    这里的氛围没有那么压抑,宽敞之极的大殿内云集众多议员,显得颇为嘈杂,有打招呼的声音、有争论的声音、有要求侍者端茶倒水的声音,种种动静回荡在回音效果优良的大殿之中。

    二百多名民选议员、八十名钦定议员、十名特别议员,除六人缺席以外总计三百余人到场。

    谘政院总裁陈介礼自然不会缺席,随着时间来到八点整,第一阶段正式开始——表决前辩论。

    “自古以来国家大事唯戎与祀,要是仗打不赢,还谈何权益与进步?让前线将士安心,方才能奋勇杀敌。”

    “近日各大报纸都争的不亦说乎啊,很激烈,只是某些人似乎过于盲目,不作思量。鄙人是赞同此法条的,诸位,要分清轻重缓急,切不可本末倒置。”

    “是,这符合《崇武诏》的精神,武备废弛的表象是刀枪锐不锐利,隐含的重点是氛围和规章能否让官兵尽心竭力的作战。”

    与民间报纸上激烈骂战截然相反,谘政院大殿却尤为平和,这反倒让周某人有些纳闷了。

    不是说议员们针锋相对乃至大打出手才是常态吗?今天怎么格外反常?

    反方以民主党与仁和党人士为主,但即使是他们也并未全盘否定立法之初衷,他们主要是反驳法律提案太过严厉,不应这么苛刻绑定和从重惩处。

    正方就比较繁杂了,一些较为激进的中华党、日月社、开拓急进会议员甚至叫嚣应该加大力度。

    比如周长风所苦恼的、男女朋友关系的情况该如何解决,竟然以想都不敢想的方式从个别人口中说了出来。

    那就是……但凡交往,即视作默许婚约。

    因为太过于离谱,这个提出的解决办法被直接略过了。

    如果说之前的氛围都比较轻松,那么唯有投票表决的环节是肃穆的。

    能亲眼见证一条对全体将士都大有裨益的法律的诞生,在特别观众席的周长风只觉得内心格外激动。

    他突然莫名其妙的联想到自己当年在栖霞监狱时听说的、关于是否取消笞刑和杖刑的提案。

    这都几年过去了还没确定,以至于现在军人婚事律例的惩处中还包括这两种刑罚。

    殊不知这个提案已经成了大明谘政院的常客,几乎每隔半年都会重新提上议程,但每一次都通不过,距离半数投票还差十几票。

    接近十点的时候,表决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弃权三票,赞同共计三百又五票,此律法提案无异议通过,即日起颁布施行。”陈介礼缓缓说道。

    顿时,大殿之中响起了一阵并不热烈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看上去是大家的兴致不高,实际上是大家对此毫不意外。

    周长风也会心一笑,准备起身离场。

    他旁边的陆军上校是个皮肤黝黑的大高个,他拱了拱手,很真挚地说:“麻烦周待诏您东奔西走忙活这么多天了,谘政院这鬼地方能这么快通过一条法案真少见啊,我代印杜兵团的兄弟们谢过了。”

    “尽绵薄之力嘛。”周长风也唏嘘道:“都不容易啊,南亚次大陆夏天热得要命,还要翻山越岭打仗,你们那边非战斗减员怕不是都有快十万人了。”

    “谁说不是啊,几个月下来把半辈子能晒的太阳都给晒了。”

    “哈哈哈哈——”

    小半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一桩大事,自认为功莫大焉的周长风感到尤为舒畅。

    当天夏筱诗亲自下厨,做了一道她一直都做得不咋地的菜,结果还是一如既往的差劲,不过心情甚好的周长风还是昧着良心夸赞了一通。

    次日。

    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让人意想不到,正在值房中审阅卷宗的周长风忽然被两名兵部官员找上了门。

    “周待诏,那个事您应该知道吧?外务方面的人都安排妥当了,可是考察团还有几个没定,也不知道谁领头最好,您觉着谁合适?”

    话音刚落,另一人就立即笑道:“或者…不妨周待诏亲自出马?”

    好家伙,还一唱一和起来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