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三章 迈巴赫和宝马;太平洋之蛇!

    第五六三章 迈巴赫和宝马;太平洋之蛇! (第3/3页)

发展得较为平稳,因此宝马没有放弃他们的液冷发动机项目。

    德社方面同意交易,他们开价560万马克,折合约750万圆,支付方式同样以10%的贵金属和90%的折价资源代替。

    考察团众人没有异议,当即明确引进意向。

    “出于对企业的支持,政府会将贵金属和一半资源折算为市场价发放给对应公司。”克莉丝这么解释道。

    周长风在签字之后开口道:“首要的两个东西确定了,其它的也可以再挑挑,敞开了买!”

    九成花费都能用资源来抵扣,四舍五入就是不要钱,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

    而在德国人眼中,这些称不上尖端的次一等技术就能换得不少黄金白银和大量稀缺的资源,真是划算无比。

    当晚,军事考察团召开了一次会议来讨论接下来值得考虑的设备,以及航空发动机的长远打算。

    德国人的航空发动机至多只能称为良好,尖端液冷航空发动机一直被英国人所掌握——罗罗公司的梅林、格里芬才是超一流的高性能发动机。

    明人搜罗了不少被击落的英军喷火、飓风战斗机的残骸,将保存较完好的梅林发动机运回国内拆解研究,这算是额外的技术来源。

    总体而言,接下来对液冷发动机的发展路线分为三条:

    一是基于DB600的仿制型,虽有缺陷,但不失为保底;二是基于BMW-117的仿制型,被寄予厚望;三是中升公司完全自研的型号,鉴于大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前景未知。

    周长风抬手看了眼手表,轻松道:“那之后就各干各的吧,有成果了再说,定期开会交换意见。”

    聚拢在一块的大家都应了,随即各自散去。

    过氧化氢鱼雷、磁异探测器、大功率磁控管、高射炮射击指挥仪……这些都是可以考虑参考借鉴或引进仿制的对象,花钱加速研发进度无疑是相当划算的。

    在军事考察团在为评估技术而奔波时,外务使团也在接连不断的反复开会、洽谈、讨论、请示,忙得不可开交。

    大英帝国战时内阁收到了新的未来战略(〈Future Strategy〉)报告书,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预期要悲观一些。

    德社控制巴库油田显著打击了英国上层对战争胜利的信心,评估表明现有的战略轰炸力度只能削减50~60%的石油产量,充足的石油允许德社的国家机器满负荷运作。

    残酷且客观的评估结论是德社不存在任何资源短缺的情况——即使是短缺的资源也能通过与大明的贸易得到解决。

    物质现实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英国上层不得不重新拾起媾和的念头,也许与大明媾和是值得考虑的?

    可是英美利益暂时是趋同的,如果英国选择和大明单方面媾和,那么美国会作何打算?

    温斯顿首相却坚决反对“未战先降”的声音,支持他的一方普遍认为将战争进行到底是有希望的——与美国站在同一条战线就不可能完全失败,只要坚持到底,最差的情况也只是“小输”或“中输”。

    相应的,有人质疑这太过于一厢情愿了,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些扬基佬身上呢?

    当伦敦正米字旗老爷们在争执不下时,民众则万分关注着欧洲土地上发生的变故。

    尤其是最令英国人讨厌的身影出现在柏林,这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这些天,各大报纸都争相报道大明使团出访的新闻。为炒作热点,报社编辑们都不谋而合的采用阴谋论说法,渲染德中之间正在进行不可告人的秘密会谈,甚至宣称二者将要组建邪恶联盟。

    令他忍俊不禁的是一些报纸将周某人描述为狡猾且残忍的恶魔将军,非常之离谱。

    当然也有稍微正常一些的绰号,比如《泰晤士报》引用一位美国海军将领说的话,为他上了“太平洋之蛇”的绰号——其实也不怎么中听。

    “不至于吧,我有那么讨人嫌吗?”哭笑不得的周长风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外务使团的领头人、礼部左侍郎许鹤翔笑着说:“恐怕是的。”

    正在冲泡黑咖啡的克莉丝也抬眸认真道:“你的敌人肯定讨厌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