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文惊天下

    第八章 一文惊天下 (第2/3页)

也都捏着一把汗。

    “哼,我就不信了,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儿,他能写出什么好的诗文来。”

    柴令武大踏步走了过去,拿起李治写的那张纸,认真地看了看。

    好吧,还是有些字,他不怎么认识。

    “长孙公子,还是您来看看吧——”

    柴令武只好拿着这张纸,想着交到长孙冲的手上去。

    “令武兄,为了公平起见,还是直接给两位博士吧。”

    长孙冲故作大方道。

    原来,亭子中央那两位长者,竟然是太学中请来的博士。

    “哈哈,方才那位小公子敢于出来应战,已经很是难能可贵,就不要再过多强求了,如今写都写完了,就劳驾柴公子拿过来让老夫等一观吧——”

    既然这太学博士是长孙冲请来的,从立场上自然会向着长孙冲,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些场面话还是要说到位的。

    况且,他们两位对长孙冲的才情,那也是充满了信心。

    今夜长孙冲所写的那首“咏上元月”,虽然不能称得上绝世佳作,在这种应景的场合仓促而成,也算是难得之作了。

    而对方看起来,不过是个不满十岁的孩童,他能写出什么好的诗文来?

    “啊,这个……这个是诗余吗?诗余怎么能写得如此的大气磅礴?”

    “快让我看看,啊——好、好、好啊,这哪里是全场之冠,分明就是能够烛照千古的传世之作啊——”

    “是啊、是啊,我大唐有过这样的诗余吗?从古至今,有谁写过比这更好的上元诗文吗?”

    两位太学的博士,你拿过来我拽过去,两人在旁若无人地欣赏和品评着李治写的那张纸。

    周围的人都看傻了,也听傻了。

    一个个心里痒痒的跟猫抓似的,那孩子到底写了些什么啊?

    长孙冲一开始也没在意,整个大唐比他诗文好的自然大有人在,但是,他敢保证今日在场的绝对没有。

    长孙冲不过十七岁的年纪,在文道上却已经突破到了“君子”之境,比起魏王李泰还要厉害一筹。

    他会去担心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超过他的诗文吗?

    可是,这两位太学博士的一顿骚操作,却把智珠在握的长孙冲彻底给弄懵了。

    “长孙公子,您能去拿过来,让我家三小姐也欣赏欣赏吧?——”

    那位三小姐也看到了两位太学博士不同寻常的举动,她也想知道,到底方才那孩子在纸上写了些什么。

    远远地盯着那张纸,甚至差点儿就想直接隔空取了过来。

    幸亏身后站立的云儿发现了端倪,暗中制止了三小姐,才没有做出那惊世骇俗之举。

    “啊……三小姐想看,在下去给你拿过来就是。”

    长孙冲愣了一下,其实,他也想知道那纸上究竟写了什么。

    “这……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长孙冲拿过那张纸,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

    那字体、那笔法、那文辞、那气势……

    怎么可能是出自一个孩子之手?

    就算是到了大儒境界,能写出这样的诗余吗?

    对了,那居然是一首诗余?

    所谓诗余,就是后来所说的“词”。

    不过,在唐朝的时候,诗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角,而诗余却不受重视,甚至有些文人还对诗余鄙视的很。

    但是,眼前这首诗余,却把长孙冲惊得哑口无言。

    “两位先生,今夜的魁首非这首诗余莫属,本公子……本公子输了……”

    长孙冲站了起来,冲着两位太学博士微微一欠身,又用迷茫的眼神看了不远处的李治一眼。

    摇了摇头,踉踉跄跄地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了。

    “这个……长孙公子,长孙兄等等我啊——”

    见到长孙冲的突然离去,柴令武等人也懵了,急忙分开人群追了上去。

    这样的变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此间的主持者都走了,众人也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虽然尚有很多人想知道那张纸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最终,还是没有人敢到亭子里去,身份和地位的差别,还是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认知和行动。

    瞬间,看热闹的人就走了七七八八。

    “哈哈哈,晋……九公子,您真的神了、太神了,那可是五十两黄金啊,这够咱们吃喝多少顿啊——”

    程处默第一时间去把今晚的彩头拿了过来,五十两黄金,即便是对他们这样的公侯之家,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处默兄,这是九公子赢得的,你怎么能够……”

    秦怀道想过去将黄金拿过来,却被李治制止了。

    “怀道兄,朋友本就有通财之谊,这个彩头也是大家一起取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