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子望气术

    第十六章 天子望气术 (第2/3页)

速换了套衣裳,就急匆匆向“立政殿”赶来。

    “雉奴快快过来,朕今日介绍一位有道真人与你认识——”

    “立政殿”内,李世民一身便服,正在款待一位道人。

    李治进到殿内,先给李世民见了礼,才看到一旁还有两人,一位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一位正是须发皆白的道人。

    看来,这个道人就是李世民口中的“真人”了。

    “雉奴给先生见礼了——”

    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见到孔颖达在座,李治也赶忙过去行了一礼。

    “哈哈,晋王殿下,你这病假可都请了快两个月了,打算什么时候回国子监读书啊?”

    孔颖达看着眼前的李治,心里很是满意。

    此子谦逊有礼,诗文亦是出类拔萃,可惜的是身具“天漏之体”,要不然还真可以考虑收为嫡传弟子。

    “老师言重了,小子原本身子骨就差了一些,如今的天气又如此炎热,怎么也得等到凉爽一些,小子才能回去读书的……”

    看着李治在那里跟孔颖达“撒娇卖萌”,李世民也不好乐,这个儿子总是给他与众不同感觉。

    “雉奴,休得无礼,岂能在孔师面前放肆?这位道长就是父皇亲自到‘青羊观’请来的袁天罡真人,你还不快上前见礼?”

    李承乾的事情一闹腾,牵扯到李世民的行踪,李治也就知道了自己这个老爹去“青羊观”的事情。

    这就是袁天罡啊?

    那还了得,这位可是隋唐年间著名的神棍之一啊。

    不过,李治这几年见过的“名人”也着实有些多了,连孙思邈那样的人物都见过了,而且还从他那里,得到了一本让他获益匪浅的“五禽戏”。

    因此,如今亲眼见到袁天罡时,李治反而没有那么激动了。

    “小子雉奴,见过袁真人,早就听说过真人的大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相术更是天下无双。今日得见,小子真是三生有幸也——”

    即便是内心没那么激动了,该说的拜年话还得照常说。

    李治躬身拜了下去,原本该着袁天罡的回礼,却迟迟没有听到动静。

    李治弓着腰没办法看到袁天罡的神情,一旁的李世民和孔颖达可都在看着呢。

    心说,这老道士是怎么了?

    好歹李治那也是大唐的晋王殿下,给你行了晚辈的礼,你总得应承一声,说句客套话吧?

    “咳咳——”

    孔颖达紧挨着袁天罡坐着,二人也相识多年了,虽然所学和信仰不同,也挡不住二人能成为好友。

    一位是孔门后人,又是当代“半步文道通神”的强者,另一位更是无数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要崇拜的有道真君,恨不得就是活神仙的存在。

    见到袁天罡迟迟没有反应,孔颖达就忍不住咳嗽了两声,算是在提醒袁天罡。

    “你是什么人?”

    冷不丁,袁天罡冷冷地冒出了一句问话,所有人都看得出,他是在质问正弯腰行礼的李治。

    李治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小子李治,乃父皇膝下不成器的第九子,给袁真人见礼了。”

    虽然袁天罡问的生冷,李治却不好发作,依然满面笑容地见礼道。

    袁天罡站了起来,围绕着李治还转了两圈,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袁真人,可是雉奴有什么不妥?”

    袁天罡的大名早在隋朝时就传遍了朝野,李世民更是亲眼目睹过他的本领,单单相人之术就天下绝伦。

    不过,他今日把李治叫来,也有让袁天罡看一看的意思。

    虽然,如今的大唐太子乃是李承乾;

    虽然,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众人都知道是魏王李泰;

    虽然,李世民也曾经当着众臣的面,夸奖过蜀王李恪“英果类我”。

    但是,从几年前开始,李治却慢慢成为李世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儿子,寄予了他最大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大唐江山那么简单了。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袁天罡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看矗立在两旁的宫人。

    李世民会意,向左右摆了摆手,大内总管张阿难急忙带着几名宫女下去了,临出门还不忘将殿内掩闭。

    “陛下,要不老臣也回避一下?——”

    原本坐在一旁喝茶的孔颖达,眼见得袁天罡如此郑重的样子,也急忙从绣墩上站了起来,躬身就想退出去。

    “孔祭酒且慢,或许孔祭酒也当是应命之人,今日合该在此处聚齐也——”

    孔颖达提出告退的话,李世民原打算直接就坡下驴,顺势就答应了他。

    即便这位是朝中老臣,又是当世文宗代表,却远不如自己的儿子重要啊。

    李治什么情况,李世民心中“清清楚楚”的,袁天罡这样“出格”的反应,反倒让李世民高看了他不少。

    “孔师,你非是旁人,乃是雉奴的师傅,他有什么事情还能是你不能知道的?且安心就座吧。”

    好嘛,这李世民的心思转动的还挺快。

    袁天罡一句“应命之人”,难道是要将孔颖达也给圈进来吗?

    李世民对儒家的“正气歌”,可是早就垂涎三尺了,倒不是他自己想拿来修炼,完全是为了李治着想。

    如今听到袁天罡的话,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仅出言留下了孔颖达,更是将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