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立政话仙佛

    第三十四章 立政话仙佛 (第2/3页)

一开始,李治还有一些顾虑,可是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也慢慢放开了,把他所知道的修仙各个境界都说了一遍。

    众人都不可思议地看着场中的李治,即便是认为已经很理解他的李世民和秦琼,也有些目瞪口呆。

    唯有李靖一人,依然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离得远了,你都未必能够分清楚,他是在睁着眼睛,还是在闭目养神?

    “雉奴,如果你所说都是真的,那么一旦发生争斗,我大唐乃至我整个人族,岂不毫无还手之力?”

    别人可以无动于衷,李世民却不可以。

    “人族整体来讲,确实是最弱的,但如今三界气运在我人族,各教各派要想发扬传承,势必要在我人族中争取信徒。”

    “这是各教派发展的必经之途,同样也是我人族的机会,可惜,雉奴却是‘天漏之体’,再好的机会于我也是无用的。”

    这时候,李治已经重新冷静了下来。

    反正今天该说的不该说的,李治他都已经说过了,至于能起到什么作用,就不是他能够掌控的。

    “天漏之体”这词一出,在场众人又是一愣。

    李靖、尉迟恭、孔颖达、袁天罡等人,面上的表情各不相同,有为李治感到惋惜的,也有无动于衷的,甚至还有长出了一口气的。

    剩下的众人,如李世民、孙思邈、秦琼和魏征者,都有些诧异地看着李治,瞬间脸上又写满了疑惑。

    “好了,今日我等只是简单交换一下意见,毕竟雉奴少不更事,大唐如若真正遇到了危难,还是要在座的诸位爱卿鼎力相助的。”

    “叔宝啊,我的好二哥,你也修养了这么多年,既然身体已经恢复了,就不要再在家里歇着了。”

    “你和敬德二人,是我大唐的哼哈二将,敬德领军在外,这长安城的防务,不如就由秦二哥你接管起来吧?”

    “听说雉奴从洛阳还带回来两位高人,一位想去北疆历练,正好派到程咬金那里去,另一位,索性就归于叔宝帐下吧。”

    “这二人都给予客卿的待遇吧,不可怠慢了高人,修炼物资优先供应,平日里有什么事,就让雉奴多多联络吧。”

    “孙真人,此次再来长安,如果想长住呢,朕看您不如就在太医院里挂个职吧?有什么事情,也好担待一二。”

    到底是做皇帝的人,寥寥数语,就把众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这真是想将天下的英才一网打尽啊?

    “臣秦琼领旨——”

    “贫道,尊唐皇之命——”

    燕赤霞和夏侯剑客并不在这里,真正执行起来,恐怕还得李治亲自跑一趟秦府,在场的秦琼和孙思邈二人,略加思索之后纷纷躬身应诺。

    今日,李治已经当众说了那么多,明白人自然都能听明白了。

    如今之事,已经不是简单的出仕和不出仕的问题,而很可能涉及到人族的气运,甚至于关乎到生死存亡之争。

    在场众人都算是人族中的精英分子,既然遇到了,自当义不容辞。

    之后的话题倒是轻松了许多,李靖、尉迟恭等人,带头恭喜了秦琼一番,毕竟都是军中多年的老友,秦琼能够再次入朝,首先增强的就是军方的力量。

    即便他们之间也曾有过明争暗斗,在朝堂之中,却与文官形成了两大天然的阵营。

    “雉奴啊,你已经十三岁,马上就要十四岁了,这个年龄不大不小,却又没到该去封地的时候,不知道下一步你打算做点儿什么啊?”

    李世民冷不丁问道。

    这次李治赈灾放粮一行,不仅在河南道有口皆碑,即使在在朝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再想像过去那样整日无所事事,恐怕满朝文武官员,就会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说到晋王殿下,此次河南道一行,您还没有论功行赏呢。”

    李治还没有回答,或者说,他没想到李世民会当众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一时之间还真没想好,幸亏被魏征把话头给接了过去。

    “哈哈,玄成啊,是不是雉奴这个正使不册封一下,你这个副使就不好意思在朕这里讨赏啊?”

    “封赏肯定会有的,礼部和吏部正在协商此事,凡是在赈灾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文武官员,朕都不吝重赏。”

    “至于雉奴的封赏嘛,朕倒是真想听听他自己的想法。”

    得了,绕了一大圈,最后的话题还是又回到了李治这里。

    “父皇,儿臣年龄还小,虽然此次河南道一行,看似办得不错,其实都是魏大人在做具体的事情,儿臣只是在旁边敲敲边鼓罢了。”

    “如今,秦伯伯、孔师以及孙真人都在长安,无论文武之道还是医术,儿臣如今也只是略懂皮毛而已,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李治所说,看似都是实话,李世民却知道儿子这是在搪塞自己,没等他说完就摆了摆手。

    “算了,你的事情呢,还是等时机成熟了再说吧,今日难得老友相聚,饮茶、闲谈即可——”

    好嘛,这李世民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