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结伴西游去

    第三十九章 结伴西游去 (第2/3页)

想眼前的称心,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内,就能让自己的实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李承乾的心里就异常的激动。

    帝王宝座,万里江山,同更高强的法力,甚至益寿长生相比,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殿下,称心记忆中的功法,也许只适合我妖族修炼,您却执意要……”

    称心还想往下说,却被李承乾阻止了。

    过去那么多年,李承乾修炼的是什么功法,他自己心里很清楚。

    对方愿意在暗中培养、支持自己,又岂能真的是为他李承乾着想?

    尤其眼前这位千娇百媚的称心,就是对方放在自己身边的一颗棋子,谁曾想到,这颗棋子如今却为自己所用了。

    虽然,李承乾也不敢确保称心就一定心向着自己,不过,能够从她身上获得一套妖族的功法,李承乾已经很是满意了。

    可惜的是,这称心不知受了什么禁制,记忆只停留在七岁,而且她们那一族,似乎并不擅长战斗。

    获得的妖族功法等级虽然不错,却也只是残本,即便如此,李承乾此时的实力,也已经堪比武道通神,丹田之内的真气已经开始液化。

    “太子殿下,听说魏王殿下那里……”

    刚刚说了“魏王殿下”,称心就发现李承乾的脸色沉了下来。

    “称心,其他的事情,孤王都可以依你,甚至为了让你恢复更多的记忆,我东宫已经失去了十几名宫女的性命。”

    “不过,关于孤王的那些兄弟所作之事,希望你和你背后的人,最好不要插手!青雀嘛,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啊……”

    ……

    化生寺,牟尼堂。

    “玄奘,你可想清楚了?”

    一个老僧,方口长眉,手捻佛珠,盘膝而坐。

    “师傅,弟子已经发下了宏誓大愿,而且,自见到观音菩萨真身第一眼起,弟子仿佛觉得,菩萨就是专程来找弟子的。”

    “大乘教法,西方雷音,冥冥之中,弟子觉得那里才是弟子应该去的地方,不仅仅为了求取真经,似乎还有一桩未了的宿命?”

    玄奘淡淡地回答道。

    很奇怪,自从见到了观音菩萨,玄奘感觉自己西行的决心,莫名其妙地更加坚定了。

    “好吧,那明日你便进皇宫里去吧,此次唐皇当众与你结为兄弟,取经之事就不简单的是我佛门之事了。”

    “有了唐皇的允准,也许你还能得到大唐国运的加持,西行一路,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老僧见玄奘去意已绝,便不再劝说于他。

    “师傅,玄奘在您面前听您讲经九年,还不知师傅法号,此次西行山高路远,再次见面不知何年何月,不知师傅可否赐下法号?”

    玄奘身体微微前倾,很是诚恳地问道。

    “哈哈,为师的法号?不知道多少年不曾有人提起了,不说也罢。你意西行之日,就是你我缘尽之时,好自珍重吧——”

    老僧不再言语,微微地闭上了双目,半天无声无息。

    等玄奘发现不对,急忙上前探查时,老僧已经圆寂多时了。

    ……

    人间最美四月天,本月的第一次大朝会,在气势恢宏的“大明宫”举行。

    有那心细的人会发现,今日的大朝会非比寻常,有很多终日不怎么上朝的人,居然都站在了金殿之上。

    比如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大唐军神李靖、秦琼、尉迟恭、孙思邈、袁天罡等等,甚至有些番邦在长安的使者,也被邀请了过来。

    文武分两旁站定之后,李世民才在大内总管张阿难的陪同下,升坐八宝金殿。

    “诸位爱卿,前日化生寺一事,想必大家已经都知道了。观音菩萨显圣,指明西天灵山有解救百姓、壮我大唐之真经。”

    “而玄奘法师,也有意西行,替朕、替大唐求取真经。朕已经与玄奘结为兄弟,今日众卿就随朕一起,为我大唐圣僧饯行吧——”

    李世民说完,示意了一旁的张阿难,张阿难会意,高声唱到。

    “宣唐皇御弟,玄奘法师觐见——”

    一道道宣玄奘觐见的声音传了出去,早已候在宫门外的玄奘,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

    今日的玄奘好生装扮了一番,新剃的脑瓜皮,头上戴着一顶崭新的“毗卢帽”,一身土黄色的僧衣,外罩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

    “阿弥陀佛,贫僧玄奘,拜见唐皇陛下——”

    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之下,玄奘法师从容不迫地走上金殿,口诵佛号,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哈哈,御弟啊,既然你我已经结为兄弟,就不要如此见外了。今日当着文武的面,朕就赐你‘唐’姓,法号‘三藏’如何?”

    唐三藏?

    “唐”是以国为姓,这算是很高的荣誉了,“三藏”这是指经为号,倒也取的贴切。

    “唐三藏,多谢陛下恩赐——”

    “御弟啊,此去西天路途遥远,宫外朕已经为你备下白马一匹充作脚力,另外此紫金钵盂供日常化斋之用,这里还有通关文牒,保你一路畅行无阻。”

    张阿难一手托着紫金钵盂,一手拿着一本通关文牒。

    紫金钵盂还好说,也算是一件国宝,不过到了玄奘法师的手中,不过用来盛饭装水罢了。

    那通关文牒可非同小可,出了大唐之后,这东西遇国过城的,是最好的身份证明,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