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守孝桃山中

    第二百零七章 守孝桃山中 (第2/3页)

后山......」

    这个中年书生,到底还是没能撑下去,话都没有说完,就直接撒手西去了。

    「这位兄......那个,在下不知道你是何人,既然在杨大哥的记忆里碰到了,自然不能让你们暴尸于此。」

    看到眼前的情景,突然想到这是在杨戬的记忆里,李治的心中一动,难道是?......

    随手在院中炮制出两个坑穴,又到屋中选了两床被褥,分别将中年书生和那少年放在坑穴之中。

    死者为大,还是让他们入土为安吧,可惜尚无法确认他们的身份,空有墓穴,却没有任何的字样留下。

    倒是在临埋土之时,李治分别从这二人身上取了少许血液,置于两枚玉符之中,也许将来能够用得上吧。

    做完这一切,李治就急忙出了这个院子,顺着山道向后山追去。

    从现场判断,惨案发生的时间应当不会太久,那中年书生的大儿子才十来岁,想必他口中的二儿子和小女儿,自然年龄会更小。

    凭借着李治的脚程,即便只有「天仙」修为,又有「化虹之术」在身,追上两个孩子不要太容易啊。

    可是,李治一口气跑出数百里了,竟然没能看到一丝人影?

    不甘心地他,只好再转回头来,放慢了速度,恨不得一寸一寸地沿途翻找。

    终于,让他在一处险要的山崖旁,发现了一个蜷缩在地上的小男孩。

    「杨戬?」

    当他看清楚小男孩的样貌时,李治不自觉就叫出了杨戬的名字。

    这是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男孩,李治之所以确定他就是杨戬,当然是看到了这小男孩额头上那个竖着的「天眼」。

    当然了,此时杨戬不过六七岁而已,尚未开始修行,所谓的「天眼神通」自然也不能运用自如。

    小杨戬紧闭着双眼,时不时还抽动一下身子,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累倒了?

    看到小杨戬暂时无碍,李治又开始仔细地搜索着附近。

    可惜,再也没有找打那中年书生口中的小女孩——现在看来,铁定就是自己「将来」的妻子杨婵了。

    当他再次回到小杨戬身边的时候,「小家伙」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只是有轻轻地鼾声响起,这次是真的睡着了。

    看到左近有一处山洞,李治轻轻地将熟睡的小杨戬托起来,放置在山洞之中,想着等他醒来之后再问问详情。

    这个时候,李治猛然发现小杨戬的怀中,居然揣着一卷书册。

    「九转元功」——

    「这?——」

    李治很是纳闷,方才自己见到杨戬之时,似乎根本就没有这本书册的存在吧?

    「老爷,这里好像没什么人啊,您到底在找谁呢?」

    洞外不远处传来一个童子的声音,李治急忙将手中的「九转元功」放回了原处,自己使了一个隐身法,藏于山洞的最里端。

    「九转元功」,那可是好东西啊,阐教直通大道的功法,据说就连十二金仙中人,也只是极个别人有资格去修炼。

    比起后来佛门「学」过去,自创的「八九玄功」来,可以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明面上看起来差别不是很大,练成之后都能够有「七十二般」变化,可惜本质上,一个属于神通级别,而另外一个只是术法而已。

    李治不是不眼馋这本「九转元功」,贪墨自然是不可能的,哪怕偷偷复录一遍呢,就算他自己不去修炼,带回去传给自家那些子侄也是好的啊。

    可惜,他的这个念头刚刚升起,洞外就来人了。

    「童儿,此子当是上天赐予为师的弟子,你且进洞去将他抱起,咱们这就回玉泉山‘金霞洞吧。」

    一道白光闪过,洞中已经没有了小杨戬的踪影,即便如此,李治还是忍了半个多时辰,才敢慢慢地现身出来。

    玉泉山「金霞洞」?

    是了,那里是玉鼎真人的道场,岂不正是杨戬的授业恩师?想必方才停在洞外的那位,就是玉鼎真人本人了。

    今日李治的遭遇,同他曾经的「记忆」相差不大,只是真当身临其境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处处的怪异。

    小院残杀、两小失散,荒山惊现「九转元功」,玉鼎真人又恰到好处地来临,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被人在操纵着?

    一直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李治才再次回到了之前的那个院子,既然已经知道这二人的身份,李治就不能像之前那样的草草了事了。

    ......

    次日一早,天方见亮,李治就起身来到了山中,用心挑选了两棵长相尚好的巨松,挥动「轩辕剑」,将其制作成两副棺木。

    再次回到昨日埋下的坑穴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将二人的尸首起出,放入做好的棺木之中,重修入殓。

    「岳父大人在上,小婿李治,乃是令千金杨婵之婿,来自于一千多年之后的大唐。」

    「岳母大人安好,在天庭的‘斗牛宫纳福,二哥杨戬更是成为天庭的第一战神,您的女儿杨婵,与小婿婚配之后,已经育有一子,名唤沉香......」

    「您与杨姣大哥惨死,岳母大人和二哥杨戬,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未能找到你二人的一丝魂魄。」

    「既然今日小婿有缘能够来到此处,日后若神通有成,必然会设法找回岳父和大哥,使得一家人团聚,此为誓!」

    李治不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记得当年行至「两界山」之时,化身刘伯钦的杨戬,曾经邀请玄奘法师替他亡父和大哥做过法事。

    可惜,那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是毫无头绪。

    「三圣母」杨婵虽然嘴上没说什么,李治却也知道,她内心深处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既然他李治成了人家杨门的女婿,如今又机缘巧合来到了这里,自然不可能不有所表示的。

    这不,在杨天佑和杨姣的坟前,李治用「轩辕剑」割破手掌,郑重地立下了血誓。

    春去夏来,秋走冬至,周而复始,转瞬三年。

    李治哪里也没有去,就在这「桃山」这个小院中,一住就是三年。

    是的,李治也终于弄明白了,身处这座满山桃林的山,原来就是传说中的「桃山」。

    他从最初的「五禽戏」开始,一点一滴的修炼,「体诀」、「心道」、「轩辕决」、「天地剑诀」、「八九玄功」、「法天象地」、「弑神枪诀」......

    三年来,李治算是在给岳父大人和大舅哥守孝了,他也想看看到底谁还会跳出来作践这二位的尸体?

    可惜,一直没有等到任何人来,而他自己的修为却一日千里。

    「天仙」、「真仙」、「玄仙」、「金仙」、「太乙玄仙」、「太乙金仙」,直至「太乙金仙」巅峰......

    到底是修行过一遍的人,这里只有一个弱化版的元神在,李治反倒是「心道」修炼的最有效果,直接就是大成大圆满的境界。

    「岳父、大哥,三年了,雉奴这就要‘回去了,不知道给你们诵读了九百九十九遍‘道德经,二位的灵魂

    可否得到了庇佑?」

    这三年来,李治还做了一件「傻事」,就是在杨天佑和杨姣的坟前,每隔一段时间便来诵读一遍「道德经」。

    这是当年老子李耳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