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皇入狐国

    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皇入狐国 (第2/3页)

为主。

    白素贞是想劝说李治,可是,话到了嘴边又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难道说,她能够劝说李治,不要去「青丘狐国」,不要管唐王李承乾的生死吗?

    就算是心里真的是那样想的,这些话也是不能够说出来的,白素贞如此,李离洛亦如此。

    「好了,朕知道你们两个的孝心,可是,朕如果不走这一趟,你们那皇伯父该怎么办?朕又如何去面对你们的皇祖父、皇祖母呢?」

    事实上,李治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除非眼前这位弄雪在说谎,否则,这件事一定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白晴?一个姓白的青丘狐妖嘛?

    ......

    李治还是离开了长安城,静极思动,其实,上次至尊宝离开的时候,他就有出去走走的想法。

    可惜,他远不如至尊宝那样的洒脱,除了拜托自己照看一二的那位「紫霞仙子」,也算是了无牵挂了。

    对于紫霞仙子,李治还真是好生地打探了一番,不惜动用了哮天犬和宝象道人这一明一暗两条线。

    如今的宝象道人,在「天赐卫」中混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这么多年来,「天

    赐卫」也算经历了数次大阵仗,虽然规模一直保持在百人左右,而最初组建之时那百人,如今却只剩下二十几人而已。

    宝象道人无疑是其中的元老级人物,不仅本身的资格老,突破到「大罗金仙」之后,他的实际战力也稳居「天赐卫」前五名。

    至尊宝算是挂印离开了,禺狨王虽然依旧挂着副都统的名号,却是「天赐卫」的最高指挥者。

    而时至今日,「天赐卫」才算真正成为大天尊手中的棋子,可惜,无论高端战力还是整体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哮天犬得到的消息要更广泛一些,毕竟这位三界第一细狗面子大、人头熟,任谁还能不给二郎真君几分薄面?

    紫霞仙子来自于下界,真身好像是一株紫色的灵芝,最初是被种植在大天尊的「陶养殿」中......

    不知为何,等快化形的时候,竟然被王母娘娘移走了......

    后来就成为了王母娘娘身边的侍女,并传其功法,更是将其选进了「锦卫」成为九天玄女的助手......

    如今,九天玄女斩却「善尸」成为「准圣」,她的本尊不知所踪,而「锦卫」实际上已经由紫霞仙子掌控着。

    看到这些信息,李治的头就有点儿大。

    既然是被大天尊带上天的,看来这位紫霞仙子的来头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如今成为王母娘娘的入室弟子,又接手了「锦卫」。

    同时跟三界的男女至尊都扯上关系,李治心里很是明白,将来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结局,无论如何都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可是,这件事情貌似他还不能不管,单单靠至尊宝的实力,即便将来他恢复了真身,要想从王母娘娘身边带走这样重要的一个人......

    此时的李治,还没有太多的头绪。

    此次离开长安,李治并没有惊动太多的人,好在很多日常政务,他已经放手让太子李沉香去处理了。

    有房玄龄、魏征和狄仁杰三大相国辅佐,又有白泽在背后支持,李治相信大唐乱不了。

    再说了,「丽政殿」里不是还有自己的老爹的嘛,老爷子八十岁的人了,却越活越年轻。

    当然了,这些年李世民的精力,主要也放在了修炼之上,修为进展虽说缓慢,也突破了「太乙金仙」境界,倒是小压了李药师一头。

    这个小小的优势,让老李很是兴奋了一番。

    年轻的时候,李世民是天策上将,是大唐国君,虽然也曾亲临沙场许多年,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统帅实力,都要弱了李药师三分。

    对于李药师,李世民自然是尊重的,人前人后一口一个「靖兄」、「药师公」的叫着,毕竟对方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是大唐「军神」的存在。

    可是,像李世民这样高傲的人,又岂能轻易承认自己不如人呢?

    一直以来,李世民都认为正是大唐皇帝这个位置羁绊和束缚了自己,如果自己仅仅只是军中的将帅,他个人在修行上的成就一定不会低于李药师。

    于是乎,自家老九的横空出世,为李世民多年来的梦想,提供了可实现的必要条件——脱袍让位。

    太上皇的生活不要太舒服好吧?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有大把的功法可以供他修炼,又有「丽政殿」中的修炼资源,李治还时不时给老爹上供一些稀罕物。

    当然了,等到李沉香成长起来之后,那小子守着「山河社稷图」呢,还能断了自家皇爷爷的供应吗?

    多年下来,李药师还在「太乙玄仙」巅峰徘徊的时候,李世民竟然后来居上,先一步到达了「太乙金仙」之境。

    到

    底是做过帝皇的人,而李世民无论前世今生都算是站在人生顶端的存在,他修行起「轩辕诀」来,比兕子李明达可容易多了。

    除却李世民,李治的四大皇妃有一个好相与的吗?

    因此,无论是长安城,还是整个大唐,甚至南瞻部洲,李治都不用太多担心。

    临行之时,李治却把二小子李敖霆给带上了,这却是敖凌提出来的。

    表面上的说法很简单,上次李治已经带着沉香太子走过一次洪荒秘境了,都是皇子的,这一碗水总得端平吧?

    可是,李治心中很明白,敖凌如此做恰恰是要把这碗水「端不平」。

    李沉香是太子,自然就是大唐将来的继承人,哪怕李治永远待在大唐帝君的位置上,李沉香也是第一继承人。

    这就好比西天佛门的「三世佛」一般,谁能说如来佛祖就一定会死去呢?不也得安排一个「未来佛」吗?

    而李治的膝下只有两名皇子,宫廷中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敖凌自然是一清二楚,总有那么一些人是看不清形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