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人换旧人

    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人换旧人 (第2/3页)

海道」,还是吐蕃改称的「藏西道」,如今都走上了正轨。

    虽然在繁华程度上,远不能跟大唐腹地相比,该做的基础架构是搭起来了,剩下的无非是靠时间的积累而已。

    再把姚崇和宋璟这样的大才放在那里,多少有些大材小用的意味。

    房玄龄请辞,魏征早在去年就退居二线了,而在军方之中,李药师、秦叔宝、程咬金,早早地就住进了「丽政殿」。

    或许是在修行上李世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更喜欢在这些老臣子面前「卖弄」,也愿意带着这些老臣子,一起追求更高的境界。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李治上位这几十年,却一直还留用贞观朝那些「老臣」,如今终究还是要更新换代了。

    「永徽」一朝,今后的文臣将以狄仁杰为首,辅以姚崇、宋璟二位,这三人怎么也能支撑百余年吧?

    他们不像房玄龄那样,本身的修为就很不错,如今的狄仁杰甚至都已经突破到了「太乙玄仙」境界。

    事实上,只要他们三个愿意,恐怕一直都能够主持着大唐的朝

    政,好让李治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甩手掌柜。

    当然了,这也取决于李治什么时候「累」了,也想过过太上皇的瘾了,就会让李沉香来继位。

    而沉香太子呢?

    这几年来,监国和当皇帝也差不了太多,反正他老子是那样一个「懒人」,又不害怕自家太子篡位夺取,爱揽事就多做点儿,不爱揽事好歹下边有那么多能干的臣子呢。

    军方的实力同样强大,秦叔宝是去陪伴太上皇了,现在职位最高的大将军要数薛仁贵了。

    紧接着还有苏定方、裴行俭、侯君集、秦怀玉、罗通、程处默、程处亮等等,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强,却总是无用武之地。

    是的,对于骨子里好战的将军们来说,不能够上战场厮杀,那就是无用武之地。

    可惜,照着现在这个趋势来看,大唐的将士们想上战场还真的有些难。

    就拿最近的一次西征来说,那抽调的都是「玄仙」级别以上的人,即便如此,到了灵山脚下也是打酱油的主啊。

    事实上,灵山一战对整个大唐的军方来讲,挺受刺激的。

    征调的时候,可着大唐选,也才选了几百人而已。

    那几百人见识了天兵天将,见识了杨戬的一千二百草头神,见识了猪八戒麾下的千余天河水军精锐之后,才知道什么样的军队能够派上用场。

    于是乎,大唐的诸路大军,已经整整大练兵了半年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几位军方大佬开了几次碰头会之后,又报请了监国太子李沉香的批示,将整个大唐军队裁撤了一半,仅保留二十万左右的规模。

    当然了,裁撤的过程是漫长的,总不能不教而诛吧?

    每隔一个月,举行一次全唐范围内的大练兵,淘汰掉一定的人数,预计通过一年时间,完成唐军最后的整改。

    同时,在整个南瞻部洲范围内,设立多个招兵处,岂不就得是「筑基」期的,相当于数十年前的「武道通神」了。

    反正就二十万的名额,五年也好,十年也罢,军方大佬们卡的是最低线,最起码练到「筑基」期吧?

    最低线的上限就无所谓了,天兵天将那么多,可都是从「天仙」起步的啊。

    「体诀」是军中最为流行的功法,这个是皇后娘娘杨婵亲自拍板的,战力固然重要,对大唐帝君的忠诚才是第一位的。

    见惯了天庭各方的尔虞我诈,杨婵可不希望大唐也出现那样的局面。

    好在李治这一辈人中,老二李承乾多年未入大唐,老三李恪早就成了李治的死忠分子,老四李泰......活着就挺好了。

    其他的诸位兄弟,文武有道的,也能被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真是完全不学无术的,只要自己不瞎折腾,绝对能够保一个数十年富贵人生。

    到了下一代,好吧,现在也不过只有两子三女而已,五位妻子倒是人人不空,最小的女儿乃是长孙娉婷所生的李百草,如今也两三岁了。

    就这样的儿女结构,还争个什么?让李敖霆跟李沉香去争吗?

    如果不是李治的「懒散」和满朝文武的「督促」,李沉香自己都不愿意去打理朝政之事。

    二皇子李敖霆就更没兴趣了,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行之上,尤其是见识到大姐李离洛的「厉害」之后,他变强的心思就更急迫了。

    ......

    「众卿,朕前些时日到天庭一行,大天尊赏赐了不少修炼资源,除了赏赐给此次西征将士之外,盈余的可入国库,今后就作为年度优秀臣工的奖励吧。」

    「此事由狄卿全权负责,会同薛大帅和燕统领一同核定,每年表现优异的臣工,文武各取前十

    名即可。」

    修行之人越来越多,普通的金银财宝、美舍良田,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修炼资源和功法,甚至于神兵法宝就是他们下一步的追求。

    可惜,李治自己也「穷」啊!

    是时候让「瀛洲岛」上的云中子,多多炼制一些宝贝了,哪怕是最普通的「后天灵宝」,赏赐给文武大臣也是极具诱惑力的。

    「另外,也快到年关了,朕要在长安城为朕之拜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紫霞仙子举办一场婚礼。」

    「咱们长安城也好久没热闹了,就来一次臣民大联欢吧,此事狄相要作为年关前的头等大事对待,就放在五日之后的小年吧——」

    这又是一桩喜事,西征灵山的诸多细节,早已随着大军的回转,传遍了长安、大唐,乃至于南瞻部洲。

    而房玄龄又命人暗中刻意引导,将李治等人的战绩夸大了不少,尤其是李治四兄弟会斗如来佛祖的比斗。

    房玄龄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你佛门的灵山不是被魔族给占领了吗?我大唐帝君率军灭绝了魔族,替你们佛门光复了灵山。

    这一个丢失一个光复之间,孰强孰弱还分不清吗?

    房玄龄当然是不会明说如来佛祖的「坏话」,那毕竟是佛门的世尊,即便是在大唐,也有着相当崇高的位置。

    佛门信徒更是遍布大唐,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