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章 胡商

    五六章 胡商 (第2/3页)

百姓手里是没有的,只存在于贵族之间的大额交易。

    真正流通的,是铜钱,也就是五铢钱,1000为一贯,购买力还是可以的。

    一斗米(约6公斤)在开皇初,要100个钱,开皇中50个钱左右,现在大隋国库基本上是满的,又是太平年间,所以在25到30個钱中间波动。

    老二杨暕买了一匹高昌国的大马,就需要三十贯,也就是三万个钱,以1个钱3克计算,三万钱就是60斤。

    所以杨铭他们出门不可能带那么多钱,只能是先赊账,然后让人送来,毕竟他们出手比较阔绰,买的东西价格也都不菲。

    杨铭找那位高昌国的胡商打听了一下,对方是收黄金和白银的,他们可以拿回去熔了,铸成金币银币使用。

    这下子,杨铭就动了心思了,

    他现在手里的黄金,有杨勇给的一千一百两,和刘昶抄家分到手的四千两,共五千五百两黄金。

    按照那个胡商的话来说,五两金子可以买一匹良马。

    于是杨铭和对方约好了碰头地点,当晚甩开杨昭他们之后,在一座叫昌隆酒楼的地方碰面。

    高昌国,也就是后世的疆新吐鲁番。

    胡商名叫麴(qu)莱,麴姓在高昌是王姓,因为眼下的高昌王就叫麴伯雅。

    据这位麴莱说,高昌王是他爷爷的兄弟的孙子。

    在高昌国,只有姓麴的可以卖马。

    “五两金子太贵了,而且肯用金子买马的人也不多,你现在手头有多少马?”

    说完,杨铭抬手在对方眼前挥了挥,这才将麴莱的视线从陈淑仪身上挪开。

    杨铭心想你看什么看啊,你们那不缺美女吧?

    一脸络腮胡的麴莱嘿嘿一笑,用蹩脚的汉话道:

    “我留在大兴的马儿,还有四十五匹,一匹五两金子,不还价。”

    四十五匹?你觉得老子胃口有这么小吗?

    “太少了,”杨铭摇了摇头。

    “不少了不少了,”麴莱一听这话,心知对方是个大客户,赶忙道:“现在还在路上的马儿,有两百匹,你买的下吗?”

    杨铭撇了撇嘴,直接道:“你老家还有多少?”

    嗯?这下子麴莱愣住了,两百匹还嫌少吗?那可是一千两黄金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