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章 亲疏有别

    一三二章 亲疏有别 (第2/3页)

    而这个费蔺之所以能做到澧阳太守的位置,他得感谢一个人,秦王杨俊。

    隋灭陈之战,他在杨俊手下负责筹备襄阳水军,听说费家当时至少提供了上千艘大小不一的民船,是出了大力的,所以才被杨俊保举入仕。

    原来只是个县令,后来干的不错,被高颎巡视天下的时候相中,举荐为澧阳太守,一直干到现在。

    像他这种的属

    于祖坟冒青烟,遇上的是高颎,

    而高颎一直在为大隋举荐良材,开皇初年,隋初四贵之一的晋国公虞庆则就是高颎举荐的。

    至于另外一个高璥,出身旧齐宗室,当初投降的快,给北周做过带路党,所以周灭隋之后,给了他一个上仪同三司的勋位,跟着杨谅打过高句丽,没死,回来之后就任巴陵郡太守。

    玄感就不要说了,目前大隋的第一官二代,地方上没人敢不给面子。

    四人当中,唯有杨玄感吃的津津有味,其他人则是满腹心思,等着杨铭的下文,因此没有胃口。

    「好了好了,玄感别吃了,」

    杨铭真的等不了了,不耐烦的对徐景道:「给他撤了。」

    我特么找你来议事,不是让你来吃饭的。

    杨玄感对于杨铭的不给面子,表现的倒也相当大度,毕竟他心里清楚,杨铭跟他们家,那是两家人一回事。

    叔叔杨约早有来信,交待他不要跟杨铭犟,凡事都要顺着,而杨铭绝对不会让他吃亏。

    这一点是肯定的,冲着杨茵绛,杨铭也不会把他怎么地。

    「把汇总过的账目,先给玄感瞧瞧,」杨铭朝徐景道。

    后者将薄薄的几页纸递给了杨玄感,杨玄感接过来大致翻阅后,直接拍桌怒骂:

    「这帮***,杀的好。」

    这话一出,在座的几人,几乎同时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真是不上道啊,怪不到都叫你痴呆儿,杨铭也很无奈,你有杨茵绛十分之一的脑子,也不至于说出这句话来。

    慕容三藏赶忙纠正道:「没有谁杀谁,用火不当,这是人祸。」

    杨玄感后知后觉,一脸尴尬的赶忙弥补道:「我的意思是,这些人该杀,一把火烧死他们,实乃天意。」

    接着,他在杨铭眼神授意下,将账目递给另外三人观阅。

    这三个人看完之后,说的都是同样的话:「匪夷所思......简直匪夷所思......」

    都在揣着明白装湖涂,他们都知道这些田是谁的,杨铭敢动文家,那是人家和汉王这对叔侄俩的事,他们这些下臣老老实实听话就好,这不是他们能插手的。

    杨铭见他们都看完了,这才缓缓道:「都说说吧,这六千多倾的田,怎么处理?」

    「授田,交由地方重新授田,」杨玄感率先开口。

    不错,终于说了句人话,也就是杨玄感家大业大,才能这么豪气,杨铭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

    慕容三藏却道:「此事涉及田亩数额过大,如果要授田,咱们也得详细议出一个方案来,授给谁?谁来授?授多少?这些都是要反复斟酌的。」

    很好,你的答桉更好,杨铭点赞道:「慕容太守,是做实事的,此乃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