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四章 长江大江

    一三四章 长江大江 (第2/3页)

是难产,差点没保住命。

    杨铭对独孤加罗,还是有真感情的,所以念及此处,多少有些伤感。

    杨茵绛见状,乖巧的不再追问,只能在内心叹息一声。

    .......

    八月中旬,杨铭收到了李靖的来信,大隋要出兵了。

    这一次杨素为行军大元帅,出灵州(宁夏吴忠市),长孙成为受降使者,挟启民可汗出胜州夹击步迦可汗。

    而李靖,将会引河东之兵八千,北上与长孙成大军汇合,从朔州(山西朔州)出,往胜州(陕西榆林)方向夹击突厥。

    现在是八月,距离年底还有四个月,而杨铭知道,这场仗是肯定会赢的,事实上,整个大隋期间,在面对突厥时,都没吃过亏。

    这样一来,注定今年的河东要有八千人的免税,打了胜仗还有赏钱,这笔开支都是从河东的赋税中拨,房玄龄又得想办法补亏空了。

    朔州的启民可汗,也就是突利可汗,名叫染干。

    当年突厥中了长孙成的离间计,东突厥的都蓝可汗雍虞闾,联合西突厥达头可汗一起,攻打突利可汗。

    突利大败,后来在长孙成的劝说之下,投降大隋,被杨坚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简称启民可汗,与他的部族被安置在朔州。

    这个启民可汗染干,有五个儿子,其中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三个,分别是老大始毕可汗咄吉世,老二处罗可汗俟利弗设,老三颉利可汗咄必。

    其中老三颉利,就是历史上与李世民订立渭水之盟的那位。

    如果按照历史进程来看的话,杨素此番北击突厥,会大胜而归,步迦可汗会逃亡至土谷浑一带,而启民可汗将会收归其部族,成为东突厥的大可汗。

    而启民直到六年后过世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向大隋称臣的。

    李靖此番作战,确实可以得到历练,杨素也履行了诺言。

    至于这次大胜之后,李靖会被授予什么勋爵,杨铭到是不怎么在意,勋爵嘛,这都是小事。

    几天后,杨铭从徐景那里听到了一些事情,于是将庞牛以及他的堂弟庞韬喊来,

    「你小子跟元文都是怎么回事?」杨铭沉声问道。

    庞韬今天二十七岁,被杨铭喊作你小子,却一点不觉得不妥当,嘿嘿一笑道:

    「也没什么,就是他老是使唤卑职手下的弟兄,我跟他掰扯了几句,闹得有点不愉快,咱们都是跟着殿下出来的,我们也只听殿下一个人,他算老几啊,指派我们?」

    庞牛也在一旁道:「他是总管府的长史,我们是殿下的近卫,按制,他确实不应使唤我们。」

    不使唤你们,他特么使唤谁去?总管府就你们这些兵。

    杨铭道:「他那里也是缺人手,这样吧,从前衙的卫士中挑出两百人,以后归他调遣。」

    「殿下,这怎么使得?」庞韬皱眉道。

    杨铭脸色瞬间阴沉。

    庞牛见状,刚忙道:「就按殿下的意思办,我今天就给他拨两百人出来。」

    杨铭沉吟片刻,冷声道:「你小子也别在总管府呆着了,正巧郡守府有个缺,你去做个郡尉吧。」

    郡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