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章 长孙论功

    一七七章 长孙论功 (第2/3页)

不足,才需要营建东都,做为关中地区粮食转运的枢纽。

    实际上,非常非常复杂。

    工部尚书宇文恺认为,营建东都,工程浩大,至少需要四年之久,这与历史上的一年建成,相差了足足三年。

    在宇文恺看来,单是准备工作,就需要一年时间来筹备。

    此时的杨广,也比较认同这一观点,毕竟眼下他只是太子,说了不算,急功近利如今在他身上还体现不出来。

    虽然营建东都的事情,大家也没有议出一个所以然出来,但是无疑已经被提上日程,杨广命宇文恺斟酌筹备,一年后动工。

    接下来议的,就是长孙成的问题。

    启民可汗如今已经顺利接收步迦可汗所部,成为新的东突厥大汗,长孙成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动身返回大兴。

    杨广道:“长孙回朝,诸位看来,如何嘉奖为宜?”

    长孙成身上的爵位勋位,非常寒酸,因为他是次子,袭不了父亲的爵位,再加上长孙氏眼下在大隋朝堂,没有扛旗人物。

    但杨铭知道,这个人生平所做之事,乃开国之功,封个国公都不为过。

    当然了,杨坚不会封,杨广也不会封,因为长孙成没什么威望,犯不着扶植这么一个人出来。

    】

    真要封长孙成一个国公,他在中枢也站不稳。

    贺若弼道:“长孙是有功的,此番为受降使者,助启民掌控突厥,实乃大功一件,可加封为大将军。”

    大将军,是勋位第四等,长孙成干了这么多,贺若弼觉得封个大将军就可以,杨玄感毛都没干,却是勋位第一等。

    所以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干的再多再好,都不如有个好爸爸。

    刑部尚书薛胃,也说话了:“下臣认为,长孙劳苦功高,大隋北患非此人不可胜任,宜封上大将军。”

    长孙成的生母,出身河东薛氏,薛胃帮忙说话无可厚非,不过也挺寒酸,就给提了一等。

    杨铭旁听也觉得无奈,干实事的人最后都落不着好,耍嘴皮的倒是一个比一个混得开。

    “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

    这时候,杨铭终于站出来说话了:“如果没有长孙成,现今突厥又是如何态势呢?”

    众臣闻言,纷纷思索。

    既然杨铭提出了问题,自然要有人来回答,在座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成精的老狐狸,自然会想一个妥善的答桉,不能张嘴就来。

    牛弘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无长孙,北境多战事。”

    事实上,大隋对北方突厥之患,都是从长孙成那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发展来的,说白点,就是在突厥内部挑拨离间。

    虽然大部分时候,杨坚、高颎、杨素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但是做为具体实施者,长孙成干的已经不能再好了。

    如果不是长孙成,换成其他人,未必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虽然大隋与突厥连年交战,但并没有一次能够真正威胁到大隋国本,这和长孙成的功劳是脱不开的。

    而且长孙成常年与突厥皇室打交道,颇得突厥人敬重信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