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章 牵马执鞭

    二零一章 牵马执鞭 (第2/3页)

    太子杨昭一身朝服,亲自迎了出来,杨铭赶忙下马,后者疾步上前,一把握住缰绳,另一只手握住杨铭,就往官驿里走。

    杨铭苦笑道:“大哥何故如此?”

    杨昭哈哈笑道:“此番平叛,安邦之功,大哥一点没有出力,还不能给你牵牵马?”

    “大哥再要这样,我就不回京了,”杨铭赶忙去拽马鞭。

    太子亲自牵马执鞭,这是极为隆重的礼遇,但杨铭不希望,因为他们是亲兄弟,犯不着这样。

    杨昭拦着他道:“你若拒绝,我便与人将你抬进宫里,你自己选吧。”

    杨铭知道自己这位大哥,一向说到做到,他要是再推辞,人家真敢把他抬走。

    所以,他只能连连苦笑,任由杨昭拽着他走。

    官驿中,两人坐下喝茶,大兴城那边,算好了吉时,只等吉时一到,杨铭他们才会进城。

    明德门,城门大开,百官迎接。

    杨昭策马在前,拽着杨铭的缰绳,直入皇城,杨素、郭衍,还有胆战心惊的乔钟葵跟在后面。

    朱雀大街,百姓夹道欢迎。

    皇城门下,一条红毯,从朱雀门,一直铺至大兴殿,

    杨昭一路拉着杨铭的手,进入大殿,

    “如此大功,朕该如何赏你?”杨广见到儿子回来,站在宝座之前笑道。

    杨铭赶忙就跪:“皆赖父皇庇佑,若无父皇掌控全局,部署谋划,儿臣焉能如此顺利?”

    他这话一出口,群臣也纷纷朝着杨广行礼,恭贺杨广。

    是的,跟谁抢功,都不能跟皇帝抢,尤其杨广确实觉得自己有功。

    一来,用对了人,

    二来,军资粮草,战略部署,规划得当,

    三来,绝对放权,以至于杨铭他们率大军在外,没有被掣肘。

    这真的是功劳。

    杨广意气风发,极为欢心,接受群臣道贺。

    他是真的高兴,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清楚,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得位不正,如今汉王谋反,短短一个月便被镇压,可见他是得皇天庇佑的正统皇帝。

    再者,废太子勇的那几个儿子,有谁能比的上我这个儿子的?

    这还不能说明,朕,才是天选人皇?

    当然了,杨铭是主帅,叛军是他镇压的,又是自己亲儿子,杨广是不会吝啬赏赐的。

    钱、粮、地、布、奴都不少,但封就不好封了,因为杨铭是亲王,上面只有太子和皇帝了,没法封。

    而且亲王是不封勋位的,因为瞧不上。

    儿媳妇杨茵绛,也不好封,所以只能将侧妃裴淑英的正二品外命妇,提为从一品。

    直接将杨铭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杨瑞,封为河东王。

    这下好了,河东县的王府,可以留给自己儿子了。

    杨铭这边,杨广将杨谅空出来的右武卫军府,交给了杨铭,也就是说,杨铭身兼两座军府的大将军,自大隋立国以来,这还是头一次。

    因为他这次平叛,立了军功,在军中的威望得到极大提升,接管军府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杨素和郭衍,都是封了他们的儿子,远在并州的史万岁和长孙成,也都有封赏。

    杨广还是厉害的,非但没有处置乔钟葵,还封了柱国,任命他为晋州刺史。

    乔钟葵一口气磕了十几个响头,在朝堂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至于李靖,在杨铭和杨素的推波助澜下,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