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章 黄河淮河

    二一四章 黄河淮河 (第2/3页)

,但也有区别。

    华夏自古以来形成的规矩,早先只有九州之地,才有州牧,后来改为十二州,因为从冀州分出了并州,从青州分出了营州,从雍州分出了梁州。

    只有这十二州,才会设置州牧。

    就拿豫州来说,看看河南省的简称就知道了,豫州就是河南全境,豫州牧,就是河南老大。

    相比扬州总管的辖区,是要少了很多,但本质上,仍和大总管没有区别。

    杨广不放心别人管这么大的地盘,但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放心的。

    换句话说,州牧,只有皇子能当。

    那么问题来了,扬州呢?没人管了?

    高颎站出来,疑惑道:「江南若无镇抚,恐会生乱。」

    南边真的很乱,蛮子太多了。

    杨广点头道:「朕亦忧于此,不知卿有何高见?」

    高颎下意识的看向身旁的杨铭,

    你别看我啊?怎么?想让我去当扬州牧?

    我不去!杨铭赶忙避开对方的目光。

    得,人家不乐意,高颎摇头道:「臣并未有解决之法。」

    「朕与独孤公之忧虑,众卿可有解法?」杨广环视众人道。

    这时候,自打进来,脸色就不太好看的宇文恺,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说道:

    「魏晋以来,中原士族迁徙南方者,数以百万计,南人因此得受教化,农耕生产已与中原无甚差距,当今南方,物产富饶,百业兴隆,已有超北方之势,臣以为,当开挖水道,沟通黄、淮两河,介时,南方有乱,我大军便可从中原沿河而下扫除叛乱,再者,南方粮食富足,也可供给北方。此水道一开,南北沟通无障,时日一久,必天下归心。」

    一时间,大殿诸臣都惊呆了。

    这特么是又一个工程?沟通黄淮?你怎么不上天?

    很多明眼人算是看出来,这次是宇文恺替皇帝背锅,这么大的工程,他可没有胆子提出来。

    杨铭心内长叹,真是躲不过啊,通济渠终究还是要上马了。

    这条渠的重要性,和宇文恺所描述的,完全一致。

    但是......杨广不会慢慢来,他会以一个让整个华夏史学家都瞠目结舌的速度,完成这项工程。

    使得人们提起秦始皇,就会想到长城,提起杨广,就会想到大运河。

    杨广,大运河,这两个名词,似乎已经分不开了。

    贺若弼也是一脸懵逼,你这是闹着玩吗?当上皇帝才几天,就这么乱搞?

    杨素反对,高颎反对,苏威反对,裴矩反对,牛弘反对,贺若弼弃权。….

    就连太子杨昭,也是呆若木鸡,一个洛阳,已经搞得头都大了,怎么又来一个?

    反对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杨广只好故作动怒,斥责了宇文恺几句,说什么洛阳还没营造,国力怎堪如此重负。

    你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啊,那你为什么还那么急功近利呢?杨铭真的觉得,他看不懂自己这个亲爹。

    通济渠,功在千秋,没错,但是眼下,实在没有多余的劳力可以征调了,人都征调走,地还种不种了?地方生产、流通、交易,岂不是都要出问题?

    朝会结束之后,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