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零章 老子儿子

    二二零章 老子儿子 (第2/3页)

抬起头:“臣是奉先帝遗诏.......”

    “啪”的一鞭子,狠狠抽在了杨约后背,后者惨叫一声,浑身剧颤。

    “长公主手下留情啊,”杨玄感赶忙跪倒:“叔父重伤未愈,实受不得如此重刑。”

    杨丽华面无表情:“凡有求情者,与其同罚。”

    杨玄感嘴角一抽,再也不敢说话了。

    不大一会,杨约已经被抽晕了过去,杨丽华上前瞧了一眼伤势,大致满意,这才率领众人离开。

    大门外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其中有些宗室子弟,更是鼓掌欢呼,频频起哄。

    “快快快,把叔父他老人家抬进去用药,”

    杨玄感赶忙让他几个兄弟帮忙,并令仆人将府门关上。

    杨约刚被放在榻上,便勉力睁开双眼,痛苦哀嚎道:“总算是熬过去了......哎哟.......”

    两仪殿,杨广坐在龙桉后翻阅卷宗,站在大殿下的,是太子杨昭、宇文述、来护儿,张衡、裴蕴、虞世基,以及尚书右丞皇甫议。

    尚书省,有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两个职位,分别是左仆射和右仆射的属官,主要负责省内的行政事务,有监察之权。

    以前这两个位置经常空置,但是杨广登基后,让裴矩做了尚书左丞,提拔皇甫议为尚书右丞。

    原本左右仆射的属官,还有都事八人,但是杨广将这八个人分摊去了六部,另外增设左右司郎各一人来代替。

    皇甫,也是大姓,起于西周,源于姬姓,有京兆堂、威远堂和安定堂三个堂号。

    皇甫议这个人,以前是晋王府属官,杨广的亲信,历史上,通济渠就是他负责修的。

    杨铭的那封奏疏,已经摆在了杨广的龙桉上,他阅完之后,心里又忧又喜。

    忧的是,自己这个三儿子,胆子可真大,这种事情他都敢请奏。

    喜的是,父子俩想一块去了。

    杨广将奏疏递给身边的内侍高野,由高野递下去,让众人传阅。

    不多时,奏疏重新被放回龙桉。

    太子杨昭神情着急道:“铭弟这是要干什么?这种事情他怎么敢提出来?”

    杨广眉角一动,瞥了长子一眼,随后望向众人,道:

    “你们怎么看?”

    宇文述站出来道:“秦王湖涂,满纸荒唐言,此事就连三岁小儿,也知行不通。”

    “荒唐?”杨广皱眉道:“你是说,朕的儿子荒唐?”

    宇文述一愣,赶忙下跪:“臣知罪,祈陛下宽恕。”

    张衡见状,下意识与一旁的裴蕴对视一眼,他俩算是看出来了,皇帝似乎觉得秦王这个法子不错。

    暂时免除奴婢、部曲的授田两年,这可是针对整个关东的门阀士族,抗力可想而知。

    来护儿刚刚返朝,就听说秦王杨铭在朝堂中枢声威极高,可惜未曾谋面,今日得见奏疏,不由觉得,秦王的胆子,可真够大的。

    杨广冷哼一声:“吾儿所言,皆为国所虑,为朕所忧,洛阳工事,粮食补给不足,是你们出,还是朕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