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章 牛、羊、猪

    二二二章 牛、羊、猪 (第2/3页)

一些人,由他们俩去往各地,与那些大粮商商议借粮一事,但最后,还得是等杨暕来了,才能开具借条。

    麻烦啊.......

    如今供给洛阳的粮食,都储备在洛阳以北的河阳仓,已经有二十万石,至于肉食,则是非常短缺,杨素当初说的十日一肉食,想要供应上,都非常难。

    大隋的三大肉类,羊、牛、猪,前两个主要是有钱人吃,后面那个猪肉,就是给民夫吃的。

    但是猪肉也供应不上,因为大隋没有大规模的养殖猪,民间有说法,吃了猪肉,会闭血脉,弱筋骨,壮风气,所以连老百姓都不爱吃。

    牛肉也不是随便能吃到的,大隋有明文律法规定,不能吃牛肉,但实际在京师大兴,就有很多肉铺子,在售卖牛肉。

    你买的时候,不能说买牛肉,而是买好肉。

    至于羊肉,就更离谱了,叫做宝肉,更是禁止食用,但羊肉其实是大隋肉类中的主食,之所以禁止,是因为皇帝姓杨。

    不管禁止不禁止,但大家总是要吃肉的,所以改换个称谓,就可以卖,只要没人举报,上面也不会查,就算查你,等到风头过去,还能再继续。

    除此之外,还有鸡肉,但鸡肉也不好供应,因为古代的鸡,养一年才出栏。

    那么,杨素所说的十日一肉食,怎么解决呢?

    答桉是肉饼。

    将剁碎的各种肉,混入面食当中做成饼,这就算是一顿肉食了,想吃纯肉,那是不可能的,贵族老爷们还不够吃呢。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洛阳的饮水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有洛水、尹水,后世洛阳百姓主要饮用水来源的故县水库、陆浑水库,就在洛水和尹水上。

    工部侍郎柳肃是年初去的豫章郡,总督宫城木料,现在已经快四月份了。

    第一批大料已经运来了,共七十根,杨铭专程去洛阳工地瞧了瞧。

    一根柱子,有四人合抱那么粗,需要一千民夫轮流拖拽,耗时两个月,才能运抵洛阳。

    期间,还不能有大的破损,不然没法做宫殿的底柱。

    宫城和城郭,是最早开建的,最好的木工、瓦工、金工、石工都在修宫殿。

    外郭城的城墙是纯夯土墙,只有宫城的城墙才是内夯土,里外包砖。

    因为外郭城的斜度较大,包砖的话容易积水,会加快城墙的溃烂,但是宫城墙是直的。

    大隋烧出来的砖,不咋地,模样不好看,质地也不算硬,但已经是当下的最高工艺了,因为大隋烧砖,用的是木头,不是碳,窑内的温度就起不来。

    洛阳工地上,热火朝天,军府的兵士轮流巡查,但凡发现偷懒的,就是一顿鞭子。

    这天,齐王杨暕,抵达洛阳。

    那阵仗可不小,前前后后三千多人,上百辆马车。

    杨铭自然是要率领百官迎接的,按照继承顺序,杨暕可是在他前面,

    豫州牧的府衙,就在前豫州刺史府,这里在开皇年间,有过三任豫州刺史,都是牛人。

    一个叫李穆,曾经三公之一的太师。

    一个叫于义,北周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儿子。

    一个叫皇甫绩,韦孝宽的外孙。

    三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