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五章 登科进士

    二三五章 登科进士 (第2/3页)

等等。

    太子杨昭,为主考官。

    只要是这些人认为过关的,都可以参加殿试,能不能成进士,得看杨广。

    杨坚以前的殿试,大多是湖弄,身边有裴矩帮着策问,再看出身不错,人也顺眼,基本就差不多了。

    但是杨广可不一样,杨广是有真才学的,资治通鉴记载: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

    意思就是,都说我这皇帝,是接我爸的班,但如果让我和天下的士大夫一起考试,还是我当皇帝。

    虽然有些自负,但没点真才实学,也不敢这么自负。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考核,礼部这边推选了六十人入朝,参加殿试。

    其中内定的三名崔氏子弟,其实在这些人当中,根本不算出彩,最牛逼的,竟然是许善心的儿子许敬宗。

    人人都以为他靠爹,谁知道人家靠自己,这个人,是所有参加殿试的举人里面,杨广最喜欢的。

    十四岁入仕,直接就进了门下省做了给事郎,正八品。

    至于崔家那三个名额,分别给了大房、小房、荥阳房的三名子弟,全都外放去了南方,两个太守,一个刺史。

    不过清河大房有一名崔姓子弟,叫崔韦,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走的不是进士科,而是膂力骄壮,但却被杨广一眼相中,直接做了自己的千牛备身。

    这个人,是崔复礼的亲孙子,面子算是给的满满当当。

    今年的第二场科考,杨广还是非常满意的,总共遴选出二十四名进士,分别授予职位,有皇城的,有地方的。

    二十四人当中,跟关中集团有关系的,就有十四人。

    当天晚上,杨广还在两仪殿设宴招待了这些登科进士,其中对许敬宗,可谓是宠爱有加,这小子年少早熟,策问的时候对答如流,让杨广颇为青睐,甚至召来许善心,嘉奖了一番,大意是: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几天后,杨广收到了宇文恺的奏疏。

    字里行间虽然没有明说,但能看出,都在状告齐王杨暕。

    现在都已经是八月中旬了,宇文恺的奏疏里说的很清楚,明年三月之前,洛阳是肯定建不成了。

    于是杨广叫来虞世基,草拟奏疏,着将齐王调任回京,任雍州牧。

    两个儿子在洛阳,谁也不服谁,东都营造没办法顺利进行,只能调走一个,杨广选择了杨暕,是因为他生气了,必须亲自,当面,狠狠的收拾一下自己的二儿子。

    至于杨雄他们递送至京师的桉宗,杨广也都看了,皇子部曲遭遇袭击,这件事终需有个结果,于是他给杨雄的回复,是四个字:“汝自斟酌。”

    而这封回复,要比杨澜的调令,晚几天送达。

    当天晚上,跟了杨广半辈子的麻老六,来到了秦王府,他来,是找一个熟人聊会,所以没有进府,只是让人给传达了一下。

    不一会,杨铭的近卫朱三力出来了,麻老六转身就走,朱三力在后面跟着。

    事实上,朱三力回京之后,便大门不出二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