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六章 齐王丑事

    二六六章 齐王丑事 (第2/3页)

有仇报仇,你当初掣肘我们,今天轮到我们阴你了,反正出了事有杨铭扛着,他们也不害怕。

    其中杜如晦,更是对杨暕颇有怨恨,毕竟自己的亲叔叔杜淹,直到现在,仍在家中养伤,当初要不是杨素受秦王指派,赶去救人,只怕叔父的命都保不住。

    杜如晦道:“齐王不惜百姓,贪得无厌,所以臣以为,运河一事绝不会像洛阳这样顺利,我们只要静观其变,但有微小变故,使手段将其放大,必能影响工程。”

    他们也只敢小打小闹,不敢彻底破坏运河工程,毕竟这是国策。

    这时候,元文都摇了摇头:

    “恐非易事,咱们在洛阳出的问题,在殿下的周旋下,得以用最好的办法解决,齐王必然有样学样,所以会顺利很多,何况韦尚书总管征调民夫粮草一事,陛下又免除河北、山东、江南部曲奴婢赋税,后勤得以保障,齐王此番总督工程,应是高枕无忧。”

    “那倒未必,”杜如晦道:“齐王之德与殿下相比,差之甚远,何况他与咱们殿下已有嫌隙,我认为,十六条国策,齐王有可能全部推翻,毕竟这十六策,是殿下当初提出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齐王为彰显自身功绩,也不会用殿下之策。”

    裴熙载并不认同,道:“他不用,但是洛阳还有宇文尚书,东京营造期间,已经证明殿下的十六策是最为爱惜民力的上优之策,民力不失,工程才得以保障,只冲这一点,齐王就算弃用,宇文尚书也不会同意。”

    】

    “如果用了,那么运河一半的功劳,还在殿下身上,”杜如晦道:“齐王心胸狭窄,想要独揽运河之功,必须放弃此策,所以我认为宇文尚书的话,他未必会听,毕竟在洛阳的时候,宇文尚书与齐王之间,也闹的很不愉快。”

    .......

    大家各抒己见,是杨铭乐于见到的,因为好的办法就是争论出来的,

    他将手里的一封信交给陈奎,由陈奎交给厅内诸人传阅。

    等到大家都看完之后,祭酒李百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瞠目结舌道:

    “消息可准确?”

    杨铭笑道:“绝对真实。”

    信,是杨约半路上送来的,他已经从杨暕口中打听到,对方有意将工期缩短为六个月。

    一千五百里运河,六个月完工。

    李百药震惊道:“我赞成克明(杜如晦字)的说法,他如果敢这么做,放弃十六策几乎已成事实,他这么干,会出大事的。”

    众人阅罢,也是与李百药一样的心情,都觉得不可思议。

    陛下订的九个月工期,已经是非常紧迫了,齐王缩短三个月,明摆着是为了配合东京完工的时间,好做邀功。

    工期缩短,民力必然滥用,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当今陛下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也是不爱惜民力的。

    杨暕如果真的能在六个月之内,挖好运河,在皇帝眼中无疑是大功一件,但是期间损耗,也绝对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此人枉为皇子!”房玄龄直接拍桌道:“殿下应及时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