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八章 弃卒保帅

    三七八章 弃卒保帅 (第2/3页)

罕在这里久呆,直接乘船南下,去往洛阳。

    他接下来的行程,裴矩都是清楚的,而裴矩也都告诉了杨铭。

    杨广抵达洛阳之后,会小住一段时间,然后返回京师,再然后,就是特么的西巡了。

    换位思考,杨铭觉得自己远远没有这个精力,后世老百姓富裕了,而且交通便利,出门旅游也才一年一两次,你特么是一游游一年。

    洛阳这边,杨暕已经开始准备盛大的接驾仪式了,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己老爹是个什么尿性。

    板渚码头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从码头到洛阳的官道上,连一个枣子大小的石子都没有,鲜花铺路,百姓夹道欢迎,非常的铺张浪费。

    群臣百官,各大家族,都在码头上苦候皇帝的归来。

    乘船从涿郡至洛阳,只要十五天,这个工程一开,南方的货物将会顺利进入河北,促使全国贸易形成一个南北通达的网罗,从经济角度,人文角度,甚至是国防角度来看,这条运河可称为国之动脉。

    十一月初九,杨广抵达洛阳。

    日子刚刚好,逢九为吉日,又在年关之前,不用经受北地的严寒,可以舒舒服服在洛阳修养一段时间了。

    乾阳殿,杨广主持朝会。

    他整个人没有一点疲态,反倒是殿内群臣,一个个像是蔫了的茄子一样,尽显疲乏,这次北巡,大家都晒黑了。

    “朕亦疲劳,然国事不可一日荒废,有些事情还是要先处理一下的,”杨广先来了一句开场白。

    紧接着御史大夫张衡便站出来道:

    “山西民乱损耗一事,臣已初步查明,请陛下御览。”

    这么短的时间,就查清楚了?非也,实际上杨广下令严查的时候,他就已经查清楚了,拖到现在,不过是走个形势。

    内侍高野将奏疏接过,递呈给杨广,杨广随意一翻,心里有数了。

    奏折上面的数字,和张衡私下呈报给他的数字,不一样,一个少,一个多。

    那自然是以少的为准。

    “丧者一万有余,流离失所之平民,七万之众,”杨铭甩手将奏疏扔掉,冷笑道:“一群匪寇,就把上党糟蹋成这样?吕永吉怎么处置的?”

    大理寺卿郑元寿站出来道:“秦王下令,削爵为民。”

    这话一出,大殿内瞬间哗然。

    “秦王好大的威风啊?堂堂郡公,又是皇亲国戚,竟被一贬到底?”虞世基冷笑道。

    虞世基现在牛逼的很,已经可以参与吏部选官,而且有专断之权,硬是靠着拍皇帝马匹,拍到了如今的地位,身兼殿内省监以及内史侍郎,基本跟宇文述、杨约平起平坐了都。

    皇帝是需要奸臣的,奸臣可以帮他解决很多麻烦。

    “贬为庶人,亦不解朕心中之恨,”杨广沉声道。

    虞世基一愣,赶忙道:“看来秦王的处置,还是妥当的,就是有僭越之嫌,按制,他理应提前通禀陛下才对。”

    杨广的一句话,虞世基立即意识到,这次的河北的事情,恐怕皇帝打算从重处理,不会再敷衍了事了。

    高颎笑道:“按制,京师守备有全权处事之权,而且秦王是奉旨处置,有何不妥呢?”

    “我不与独孤公争论,”虞世基还是怕高颎的,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