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二章 七贵

    四三二章 七贵 (第2/3页)

一句: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敝,伏愿留神,稍加折损。陛下当时就记住这句话了,私下曾与宇文述等人言说:张衡自谓由其计画,令我有天下也。可见陛下对张衡的不满,就是从晋阳开始的。”

    瞧瞧,只是这么一句谏言,就把杨广给得罪了,这还是张衡,换成别人,恐怕得死。

    杨广身边的近臣,并不全是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之徒,实际上在大业早期,杨广的心腹当中不乏能臣干将,而到了晚期,受杨广性格影响,能臣干将也变成愚臣腐将了。

    牛弘现在都变得没有个性了,属实是怕了杨广。

    宇文述来护儿,你不能说他们俩不行,要是杨坚用,这俩绝对厉害,但是放到杨广手里,就成了顺从皇帝心意的傀儡。

    说到底,杨广自身性格,存在超级巨大、极其严重的缺陷。

    像张衡这样的人,杨铭就会保,如果眼下的朝堂连张衡都容不下,自己将来接手的,还不知道是怎样的一副烂摊子。

    “将来你可别落井下石啊,”杨铭提醒道。

    裴矩自打进入大隋,就是一个阴阳人,里外里谁也不得罪,几乎就没有劝谏过皇帝,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一直都是门下省纳言。

    门下省纳言,掌审查政令及封驳诸事,以备皇帝之顾问,有谏议之权。

    但这个谏议之权,早年就苏威一个人头铁用过,然后被撸了,可想而知,杨坚其实也不怎么纳谏,而杨广是完全不纳谏。

    裴矩笑道:“陛下要治的,我不保,陛下要保的,我不治,这便是裴某的为官之道。”

    杨铭忍不住摇头道:“身在朝堂,总想置身事外,裴公太圆滑了,需知你不找事,事来找伱。”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裴矩笑道:“太子喜谏,裴某在您这里,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杨铭点头道:“理应如此。”

    高熲这么一走,朝局已然发生变化,有些人能看出来,有些人看不出来。

    别看高熲近几年,就顶着个太傅的虚名,硬挺挺的站在朝堂上,但他这一走,整个朝堂逢迎皇帝的气氛,愈发的浓郁了。

    早年修洛阳,全员反对,修运河,半数反对,现在修驰道,没人反对了。

    因为大家都看出来,反对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中枢乌烟瘴气,势必影响地方,长此以往,大隋朝堂就没法看了。

    返回京师的裴蕴,接任了张衡留下来的御史大夫,于是历史上的炀帝七贵,雏形已具。

    软骨头苏威、阴阳人裴矩、得过且过牛弘、天子盲从宇文述、绝对心腹张瑾、首席秘书虞世基,曲意逢迎裴蕴。

    这七个人,一半都是被杨广逼成这副样子的,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杨茵绛眼下在养胎,裴淑英多半也有了,已经开始孕吐,而陈淑仪最近也非常主动。

    杨铭一直让徐景在暗中调查陈淑仪,但没有任何收获。

    实际上有,徐景已经查清楚了,但是他没有这个胆子说出来,毕竟事情牵扯到了他的上一任主人,当今的皇帝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