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六章 朝堂争锋

    四四六章 朝堂争锋 (第2/3页)

   你可算问了?杨玄感赶忙跪地哭诉,意思是杨约年老,身体不好,在淅阳郡过的挺苦逼,很遭罪,怕他扛不住,死在淅阳。

    其他族内人,也是跟着感叹伤怀。

    这个时候,宇文述就站出来了,说什么十万战马缺口太大,说不得需要民间征调一些,希望皇帝能同意。

    民间征调啊屁啊,所有人都知道,民间的大多是骡子,这玩意不能当战马,而好马都在世家和富商手里,想要他们拱手上交,非常困难。

    玄感和宇文述事前,是完全没有商量过的,但是他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主动奏请杨广,说什么天下人都知道我们家马多,殊不知我们家就是给陛下养马的,愿意拿出一万五千匹上等骏马,交付朝廷。

    杨广肯定高兴啊,一万五千匹马,按今年的均价十五贯一匹折算,那也是二十二万五千贯,关键是,这玩意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

    一匹可以按十五贯去算,但是一万多匹,你就不能这么算了,这个数目,等于大隋边境每年与突厥走私骏马数量的三倍以上。

    太仆寺用一百万贯,也没有能力一年之内,在民间收购一万匹符合标准的战马。

    于是有人就开始攻击玄感了,说什么你们家怎么能私养这么多的马?但是这样的声音,毕竟不多。

    一来世家们都囤积有巨量马匹,只不过没有人家杨家多,你要是能有杨素那个军功,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了,人家玄感话说的多好听:是为陛下养马的。

    你还能说什么呢?不准人家给陛下养马?

    韦贞赶忙站出来,调侃道:“据我所知,玄感在家里做不了这个主吧?”

    杨玄感顺着话锋道:“还是德正知我,我在家里说话确实不太行,但是叔公杨约常常教诲,我们的马就是给陛下养的,他的这份心思,陛下应该是知道的。”

    杨广不知道,但也只能说知道,毕竟这是臣子的忠心,他必须受着,于是笑道:

    “杨约虽常有贻笑大方之举,有时候做事也略显浮躁,但是他的忠心,朕还是清楚的。”

    韦贞借机道:“杨公今年也快六十了吧,听说身子一向不好,要不,陛下让他回京颐养天年?”

    人家这句话,杨家的人听了,没有一个不高兴,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韦贞并不是希望杨约赋闲,他没有这个胆子说这话。

    人家反而是在帮忙,因为以杨约的威望,皇帝都不会轻易让他赋闲。

    那么意思就很明白了,返回中枢,找个清闲的位置。

    杨约这号人,人家只要在朝堂,不论身居何职,影响力都是一样的,千不该万不该,人家现在是弘农杨的话事人,这个身份,就等于正一品。

    裴矩也算是琢磨出味儿来了,这特么几人一唱一和,在这埋着伏笔呢?

    但他还真不好出面阻拦,因为韦贞帮着说话了,韦贞这个人,轻易是不会帮着杨家说好话的,而能够指使韦贞的,还有谁呢?

    最可恶的是,宇文述也掺和进来了,你想跟我比划比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