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一章 官办官督

    四六一章 官办官督 (第2/3页)

    宇文述愣道:“吹毛断发,本为形容之辞藻,大殿之上,不可用此夸大之词。”

    萧世廉嘴角一动:“夸大与否,陛下一试便知。”

    不用试了,人家杨广已经试过了,今天拿到朝会上,是让别人来试一试,让他们开开眼。

    于是杨广道:“取木桩套甲,试此刀之锋锐。”

    不一会,五根木桩被抬了进来,上面套着灌钢的明光甲、细鳞甲、锁子甲,步兵甲、以及轻骑皮甲。

    试刀者,这一次换成了萧世廉,他先是拔出宝刀,双手捧着,于殿内来回走动,由群臣们观摩刀身。

    这里面识货的可不少,杨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见状,他第一个惊呼出声:

    “明可照人,刀锋锐利,此为难得之利器也。”

    太府寺的元寿也是行家,立时就看出精妙所在,惊诧道:

    “这是从未有过的精炼之钢,刀身毫无杂质,通体一色,这是什么工艺?”

    宇文述自打第一眼看到刀身,就知道这道绝非寻常,毕竟是军伍出身,刀光剑影半辈子,兵刃好坏,不用上手,一看便知。

    整个大殿立时哄闹起来,本来有一些因为早起而昏昏欲睡者,眼下也打起了十倍精神,

    试刀开始。

    萧世廉没有麻老六那么干脆利落,他先是朝着那副轻骑皮甲,一刀挥出。

    皮甲应声而断,断裂的皮甲后面,木桩上被划出一刀深深的刀痕。

    这就是功夫不行,要是换成麻老六,斩甲就是斩甲,绝对不会有丝毫接触到木桩。

    斩断皮甲还不能说明问题,于是萧世廉又是一刀,将那副灌钢的步兵甲,齐胸斩断。

    “嚯~~~”

    群臣已经惊呼出声,所有人都忍不住向前进步,好能看的更加清楚。

    接下来,剩下的三副甲,也在众人瞠目结舌之下,一一被斩断。

    萧世廉还是双手捧刀,由众人观摩刀锋是否破损,转了一圈后,萧世廉跪地道:

    “此刀已斩甲三十副,请奏陛下,是否继续斩甲。”

    杨广哈哈一笑:“斩!”

    就这样,一副皆一副的灌钢铠甲被套上木桩,由萧世廉试刀。

    一副两副三四副,五副六副七八副

    再斩三十副,刀刃翻卷,已经是斩不动了,但是其刀身却无丝毫开裂之象。

    也就是说,把刀刃再磨一磨,还能接着砍。

    群臣沸腾了,

    裴矩站出来,兴奋道:

    “恭贺陛下,今于我大军将发之际,太子携此重礼以奉陛下,可见陛下远征之策得皇天眷顾,是天要助我大隋皇帝,一举攻灭蛮邦。”

    杨约也赶忙道:“冶炼工艺百年未有精进,千年来削铁如泥仿如传说一般,今得见神兵,臣之幸也,太子献礼,实为陛下御驾亲征之奠基也,臣请陛下立即派人前往河东,接管炼窑,以免工艺泄漏。”

    “爱卿之言,甚合朕意,”杨广神采飞扬道:

    “传诏,河东增设都督府,直属门下省管理,独孤怀恩为检校太府寺卿兼河东大都督,专责监督炼窑,以防工艺外泄,参与之工匠,尽数编入太府寺,改炼窑为官办官督,着令太子再献宝刀,备身府杨庆杨和,携宝刀于东都城内,演练斩甲,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我大隋神器天降,助我国威浩荡。”

    工艺泄漏,基本上是防不住的,但如果防范得当的话,至少也能维持个一二十年。

    毕竟朝廷不可能只在河东推广这一工艺,一旦各地铺开,懂得人越来越多,那么泄露是早晚的事,但是核心机密,必须严防死守。

    接下来,苏威站出来奏请道:

    “臣以为,此神兵若能提高产量,我隋军将立于不败之地,若以此精炼钢做甲,试问谁可伤我大隋儿郎分毫?太子应该在这方面,再动动心思。”

    宇文述脸色难看,心里复杂至极。

    杨广点头赞同,看向萧世廉道:“此刀做成,需耗几月光景?”

    萧世廉道:“回禀陛下,太子已然新设炼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