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

    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 (第2/3页)

李靖、杨义臣、张定和,皆为先锋勇将,攻坚需以利器,荆元恒、辛世雄、赵孝才三人,经验尚浅,不如李、杨、张。”

    这三个人领兵打仗,确实不行,因为他们三个是杨广晋王府的老人,确实跟着杨广南下灭陈了,但他们当时只是晋王府属官,没有统兵作战,确实经验欠缺,但是忠心可嘉啊。

    荆元恒眼下是右备身府大将军,以前是杨暕,杨暕被撸了之后,他接任了。

    辛世雄和赵孝才,是左骁卫的两位将军,其中辛世雄接的是长孙晟留下来的位置,长孙晟那时候去接史万岁留下的左屯卫,长孙晟死后,左屯卫现在是杨浩。

    裴矩也是胆子大,直接顺着太子的意思,要换皇帝的人,看似冒险,实际上有一个好处,就是会让别人觉得,他是真心在为远征考虑。

    因为这三个关系户,打仗是真不行,有些事情可以让一片赤诚的忠臣去做,但有些事情,他们做不了,因为没有那个能力。

    这三个人放在大军里,其实就是皇帝微操前锋军的手段,因为这三个人代表他的意思,宇文述也得顾忌着点。

    说白了,此番征讨高句丽,是杨广说了算,宇文述算是半个傀儡。

    所以,宇文述也希望换掉这三个人,这就是杨铭的厉害之处了,只不过杨铭没有想到,宇文述会是宇文求败。

    裴矩这番话,别人就不敢搭茬了,毕竟这是直接左右皇帝的用人。

    杨广也不方便直接回答,毕竟这三个人,资历确实不行。

    他不出面,有人会出面,就是荆元恒了,

    “裴公的意思,我这个右备身府大将军的位置,应该让给李、杨、张其中一人?”

    裴矩笑道:“大将军多虑了,你的职责应以保卫陛下为重,沙场用命之事,还是交给李靖他们三人为好,保卫陛下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大将军自是当仁不让。”

    崔弘升十分罕见的,也站出来道:

    “李、张、杨三人,擅攻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高句丽已于辽东兴建长城防御,构筑城池,以逸待劳,我大军北上征讨,先期必然是攻坚之战,臣以为,当用李靖合适,在京师时,臣曾与李靖探讨兵书,此人精于用兵之道,启蒙于韩擒虎、韩僧寿、韩洪兄弟,从师于楚国公,假以时日,必是统帅之才,此人应委以重任。”

    一听到夸李靖,杨约自然是会站出来捧捧场:

    “药师之兵道,博采众家之长,兄长杨素在世时,曾指着座下椅子对其道:汝终当得此位,就连牛公,初见李靖时,不也称其为王佐之才吗?”

    牛弘点了点头,看向杨广道:“确实如此,此人于兵法一道,确实已有宗师之姿,此番远征,也是个历练机会,臣以为,不妨就让他去吧。”

    你们都把这个人夸上天了,我不用是不是都不行了?杨广皱眉道:

    “将李靖召来洛阳,朕要亲自问话,至于另外两人,再议吧。”

    杨广肯定不愿意把三个自己人都给换掉,但是这么多人反对,他也不好坚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