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六章 军辎开运

    四八六章 军辎开运 (第2/3页)

走的太久,那就只能是终南山了,打猎去呗。

    三女颇为高兴,冯玉致也比较喜欢游猎,扬言必须带上高玥,否则她不去。

    于是当天晚上,杨铭就带着她们以及独孤凤儿回到了秦王府,第二天晚上又去了晋阳楼欣赏歌舞。

    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终南山狩猎去了。

    李靖在洛阳的事情,也都安顿的差不多了,做为先锋军,他需要及早上路,驰道已经修好,百万民夫并没有离开,而是开始运送粮草物资。

    洛阳三大仓,彻底开运,一走水路,一走陆路北上,进入驰道再往涿郡。

    关中精锐大军,都在准备,皇帝已经发布诏令,明年三月份,二十四路大军于涿郡会合,大隋皇帝亲征高句丽。

    杨广的讨高句丽诏,还没有对外公布,但是大军的行军序列,公布了。

    与一开始的计划,有少许出入。

    杨广为行军大元帅,直辖六个兵团:外军、内军、左军、右军、后军、前军。

    宇文述为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于仲文为十一路先锋军总管。

    二十四路大军由骑兵团、步兵团、辎重团、鼓吹队,铙骑队,弓矢队与殿后部队组成。

    其中鼓吹队、铙骑队,属于是军乐队,铙,是一种军中打击乐器,形似铃铛。

    东突厥这边,杨广也发出了邀请,不是邀请你们参战,而是邀请你们观战,让你们见识一下,我隋军之威武。

    其实还是装逼,为的是震慑东突厥,让他们没有胆子冒犯大隋。

    河东炼场日夜不停赶工,一批又一批的军械出炉之后,立即便会押运离开。

    关中大军正在换装,换下来的兵械,会交付给那些不算精锐的军队,反正好东西,肯定是先紧着关中子弟,谁让人家是打前锋呢。

    眼下的大隋,正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最后的准备。

    没有意外,宇文恺过世之后,修桥的任务果然落在了何稠身上。

    何稠接到旨意后,已经带着自己手下的一班人和李春的一班人,提前一步去了涿郡,派出密探先一步过辽西走廊,测量辽河宽度。

    杨铭跟他打了招呼,着重提醒了浮桥的长度,所以何稠不敢怠慢。

    至于杨铭举荐给他的李春,他早已知道此人之名,而且非常欣赏对方,算是英雄惜英雄吧。

    “辽河水急且宽,架设浮桥颇为不易,桥轻,容易被水冲走,桥重则难以负重,”涿郡首府蓟县的一座府邸内,李春正在与何稠商议着关于浮桥的事宜。

    何稠点头道:“辽河不在我控制范围,想要以小船铺设木板来搭设浮桥,需要提前造船,这是很耽误工夫的。”

    李春道:“这个简单,船不要造,而是借,我们现在就上奏朝廷,请求拨小船一百艘,于涿郡拆卸掉,将来再以牛车运往前线,届时重新装起来,以绳索拦之,可大大缩短时间。”

    何稠叹息一声:“你这个法子,我是赞成的,但是有两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