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零章 便宜行事

    五一零章 便宜行事 (第2/3页)

粗人,没想到也有细致一面,这次临邑之危,你来的很及时,山东之乱,是疾,但于我军伍之人,也不失为一次机会,只要你好好跟着我,将来功劳少不了你。”

    程咬金哈哈一笑:“末将投奔使君,就是图个封妻荫子。”

    “那你想多了,”张须陀忍不住笑道:“我都没有到那个份上,不过你有这个志向是好的。”

    东阿县那边,已经没什么乱子了,程咬金眼瞅着没有立功机会,听说齐郡张太守在山东行使募兵之权,于是便带着三百人来投奔了。

    接着,张须陀吩咐众人道:“给各郡县主官发文,辽东城已经拿下,我大隋王师最迟八月,就会还师,让他们安抚好当地,将此捷报传遍各乡,以为震慑。”

    这个法子还是相当管用的,有些没有跟着造反的,听到这个消息,会犹豫,已经造反的,会害怕,对叛军不停获取兵员,是有抑制作用的。

    人家那边一个口号,就能网罗上万人,张须陀这边,出钱发饷,都搞不到这么多人。

    朝廷在山东,已经失了人心,想要挽回,可不容易了。

    杨铭当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原工部侍郎柳肃,现在被他打发去了西南行台担任行台工部尚书,与鸿胪寺的高士廉配合,以兴建寺庙的名义圈钱。

    钱倒是一直能搞到,但是架不住粮价飙升,以前的十个钱,现在只能当三个钱花了。

    关键还得是搞粮食。

    “巴蜀有水利之便,沃野千里,粮食不缺的,但是都在本土豪族手里,眼下朝廷急需用粮,干脆找个由头,杀几家,夺其家产充公,以供山东,”李密是个狠人,这话就是他说的。

    杨铭忍不住笑道:“这是下策,玄邃可有上策啊?”

    你不是遇事总是爱琢磨出个上中下三策吗?都说来听听。

    李密道:“罗织罪名,为上策,巧立名目,为中策,预缴赋税,是下策。”

    你还真有三策啊?杨铭道:“我怎么觉得,预缴来年赋税,比罗织罪名要强呢?”

    李密笑道:“此为非常之期,朝廷有非常之急,预缴赋税耽误时日,拖沓不便,唯有以雷霆手段,抄家夺财,方解燃眉,事实上,就是罗织罪名,眼下恐怕也来不及啊。”

    中原豪族,对巴蜀,是完全下的去手的,这样的办法如果用在中原豪阀身上,行不通,各家牵扯太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一个,牵扯一片。

    所以历来针对世家,你只能动人家某一支的某一小房,你动不了人家的族。

    而且就算动,也是暗地里谋划,根本不会明目张胆的摆在台面上说。

    元文都摇头道:“你这三个计策,都不成,山东之乱已经燎原,而我前方大军,若一切顺利,将会在八月底回返,也就是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山东现在只能是挺一挺,熬过这四个月,你现在从巴蜀弄粮食,先不说能不能弄到,单是运输一项,就耗费极巨,耗时长久,不合适的。”

    杨铭直接道:“若是熬不过这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