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四章 虚伪的社交

    五六四章 虚伪的社交 (第2/3页)

    三百斤田七,可谓价值连城了。

    杨铭笑了笑,徐景赶忙招呼下人将那箱子田七搬走。

    “礼重了,”杨铭指着杨约,朝宁长真介绍道:“这位是修武县公,司隶大夫杨约,那位是楚国公杨玄感,冯大将军在辽东是见过的,但是钦江公还不认识,以后还是要多多亲近亲近。”

    宁长真赶忙起身,朝二人行礼道:“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二公,足慰平生。”

    杨约也起身笑道:“为国镇抚岭南,钦江公善莫大焉,今日得见,是杨约之幸。”

    玄感就没有这么虚伪了,人家毕竟是国公,不愿掉这个份:

    “我虽错过亲迎二位,然有犬子引路,也算是冥冥之中,元庆,代我敬钦江公一杯。”

    站在杨铭身后的元庆一愣,我说老爹,我特么是千牛备身,你敢当着太子的面使唤我?

    所以杨元庆先是看了杨铭一眼,杨铭摆了摆手,他这才提了杯酒,朝宁长真过去了。

    杨铭可不会在意这种小节,忠孝忠孝,虽然忠在前,但你不能剥夺人家的孝,杨约玄感都觉得无所谓,只有涉世未深的杨元庆,会觉得不妥。

    “久闻大郎威名,我大隋年轻一代之猛将,大郎当为执牛耳者,”宁长真拍马屁道。

    一个小辈过来敬酒,人家倒也不在意,这叫能屈能伸,毕竟你得看看这是在哪?

    关中随便一家门阀,都能治他,何况弘农杨。

    杨元庆谦虚道:“我之勇猛,不如三叔远甚。”

    三叔就是杨玄挺了,人家这是没去辽东,去了那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超级猛将。

    杨玄挺眼下是杨约的嗣子,元庆这句实诚话,让杨约哭笑不得,你三叔有勇无谋啊。

    接下来,众人又随口扯了几句闲话,也就是问问冯盎他们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扯闲话,是交际场合中必不可少的,因为从闲话中,能够更清晰的了解一个人。

    比如冯盎说,他两次北上,待遇天差地别,颇为唏嘘,这说明冯盎比较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是有自尊心的,俗称要脸。

    但是宁长真就不在乎,只说洛阳和京师城高且深,北方国富民丰,山川险要,运河壮阔通达,商贸繁荣,说明人家的注意力,是放在整个国家形势上的,这种人是有野心的。

    半个时辰后,韦云起将裴矩和韦约请来了。

    这两个人跟岭南,是有渊源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渊源,一个是间接。

    大隋立国之后,首先被派去镇抚岭南的,是韦老二,也就是韦洸,韦洸和冼夫人这是有交情的,因此与冯家的关系也很不错,而韦洸是实实在在跟宁长真打过交道的。

    但是裴矩没有。

    如果说韦洸只是跟冼夫人达成交易,使得岭南归附,那么裴矩就是彻底镇抚岭南,将岭南划分为二十余州,归入大隋版图。

    他也是从岭南返回京师之后,被杨坚调入内史省,从而成为皇帝近臣。

    因为裴矩去岭南的时候,正值杨素率军在江南镇压高智慧、汪文进叛乱,而这两人的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