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五章 地无三尺平

    六一五章 地无三尺平 (第2/3页)

地方确实没耕地。

    所以贵州被戏称为“地无三尺平”,也就是说这地方一块平原都没有,不过在后世科学水平的支持下,贵州的耕地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开发。

    “那么迁徙多少人口合适呢?这四个郡,也没多少人啊?”李百药问道。

    大隋一直都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而南方人主要还集中在江南,贵州属于西南地区,这地方也是少数民族的集中地,跟岭南的情况差不多,都不好管。

    但是,毕竟古代人民以食为天,食物从哪来,还是耕地,你只要答应给人家地,人家肯定愿意去。

    何况贵州和广西本来就是邻居,民俗虽有差异,但不像与北方那么差距大。

    李纲解释道:“不用多少的,五千户就可以了。”

    差不多就是两万五千人到三万之间。

    狭乡的赋税,与宽乡比,是减半的,如今贵州算是狭乡,广西算宽乡,所以迁徙过去之后,是要缴纳全税,对朝廷有益。

    其实宽狭的区别,并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这个地方人口一直在增长,超过了屯田数量,那么就是狭乡,如果人口大量流失,比如战乱,人口少于田亩数量,那就是宽乡。

    杨铭点头道:“可以试一试。”

    他现在是西南行台省尚书令,贵州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迁徙人口完全可以自决。

    接着,杨铭又道:“岭南这一次,要循序渐进,不能再逼反地方,朝廷已经无力再派大军镇压了,伱们议一议,谁下去合适?”

    李密笑道:“世民点名要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如就让他们去吧。”

    这俩人愿意去吗?愿意个鬼。

    我现在是太子近臣,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你让我去辅佐李世民?开什么玩笑。

    房玄龄皱眉道:“安抚山东的事情,东宫一直都是我在处理,我走了,山东不管了?”

    “没了你,山东就安抚不了吗?”李密反问道。

    杨铭淡淡道:“你们继续吵。”

    两人同时一愣,不说话了。

    古代士子,非常看重一个忠字,房、杜二人已经是太子的人了,只要杨铭不死,这两人就不存在改换门庭的事情,就算杨铭死了,人家也是会跟着杨瑞继续混,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成为李世民的人。

    所以就算两人去岭南,杨铭也不会担心。

    李密那也是在杨玄感死后,才投靠的翟让,而且人家这个不叫改换门庭,他从投靠瓦岗军开始,就想着据为己有,李密是看不上翟让的。

    “岭南西道行台省,左右仆射都空着,你们谁下去了,干几年就可以回来,如果干的好,什么都好说,”杨铭环顾众人。

    他不打算点名,谁愿意去谁就去,毕竟他的东宫属官,都是他精挑细选的,每一个在历史上都不是吃素的,只要秉承东宫的意愿在下面施行政策,就可以了。

    明摆着许诺好处了,但是大家还是不乐意。

    跟着太子混的好好的,谁愿意跑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杨铭继续道:“五个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