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零章 明军不满饷

    六二零章 明军不满饷 (第2/3页)

玉璧之战打赢了,朝廷欠着军饷一直没给,等到宇文家代魏改周,这笔钱直接就黄了。

    还有明朝万历年间,戚家军保家卫国,朝廷欠饷不给,人家闹了几次要钱,结果呢,朝廷反手把戚家军给灭了,人死债消。

    明朝是整个历史上,最能拖欠军饷的,最后亡也是亡在这上面。

    所以才有那句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关于欠饷,杨铭一直在监督民部,每年的赋税一上来,优先还钱,甚至河东炼场近几年靠着与江南贸易赚来的钱,也都用来还债了。

    以至于眼下朝廷都欠了河东炼场的钱,因为炼场是官办,卖了货赚到的钱,朝廷都拿走了,连成本都没给留下,独孤怀恩三天两头的要钱。

    这就叫能欠国企,不能欠军队。

    朝廷想省钱,无非开源节流,开源正在开,节流眼下还没有。

    于是杨铭送走宇文述之后,叫来了魏征。

    “国库艰难,需要钱,孤欲寻节流之法,你有没有什么主意?”杨铭问道。

    魏征想了想,道:“眼下国库除去行政之外的最大开支,都在陛下身上,要节流也只能从陛下身上节流。”

    “你想死吗?”杨铭笑道。

    魏征也笑了:“臣不想,可事实就是如此,陛下节俭一些的话,每年可以省下一个极大的数字,如果能有先皇一半节俭,国库都不会亏空。”

    “你总是喜欢说一些杀头的话吗?”杨铭笑道。

    魏征道:“只有在殿下面前,臣才敢这么说,为臣者,但有垂询,当竭尽所能陈述事实,臣不能隐瞒。”

    “说的好,”杨铭点了点头:“陛下的主意你就不要打了,节流嘛,得有人带头,我想带着宗室起个头,但是事情,得你在朝会上提出来。”

    魏征道:“臣愿意,不知怎么个节流法子?”

    太子是没有俸禄的,那么太子的钱一般从哪来呢?贡品分成、皇帝赏封、下属孝敬。

    贡品,就像岭南每年的土贡、东西突厥以及各国每年的朝贡,杨铭能分三成,七成是他爹的。

    皇帝赏封,这就好理解了,过生日啊,诞下子女啊,做了好事啊,都会有封赏。

    下属孝敬其实是大头,因为每年百官都要朝见皇帝和朝贺太子,这都是收钱的好日子。

    那么皇帝的钱怎么来的呢?巨量规模的皇家田亩、产业,还有国库拨出来的内帑,藩国、官员进贡,以及罪产入库。

    比如杨坚夫妇当年办了儿子杨俊,钱都进了他们的内库,杨广办了贺若弼,贺若弼的财物也都在杨广的内库。

    所以杨广一直想办杨素,因为杨素有钱啊。

    “亲王的食邑过高,孤欲削减,你觉得如何?”杨铭道。

    魏征道:“亲王食邑为一万户,郡王五千户,国公三千户,要削亲王,郡王国公也得削,殿下打算减多少?”

    杨铭道:“亲王七千户,郡王四千户,国公不变。”

    国公不好改动,因为大隋的国公是既得利益集团,人数太多,动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