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六章 不差钱

    六二六章 不差钱 (第2/3页)

当时差点被弄死,就是狄仁杰救了他。

    而李楷固有一女婿叫李楷洛,听名字跟兄弟俩差不多,其实不是,为什么要提他这个女婿呢?

    因为他的女婿有个儿子,在平息安史之乱中,被称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一代名将李光弼。

    他们都是契丹族。

    杨铭笑道:“还是不能大意啊,此番攻略东北,重在裴矩,邓暠不过是个马前卒,如果一切顺利,始毕能气死。”

    “哈哈,就是要气死他,”杨玄感笑道:“他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在他的屁股后头放把火,不知道他收到消息后,会不会撤兵呢?”

    杨约摇头道:“这就是为什么陛下将左武卫和右武卫的虎符给送来了,始毕盛怒之下,或许会联合西突厥,侵犯我西境,陛下先见之明,令人叹服。”

    杨铭笑道:“先别急着叹服,虎符是有了,但是征调两卫大军,没钱没粮也是白搭。”

    崔仲方道:“长孙安业抄家之后的钱,以及其他监门将军认缴的钱,有两百多万贯,已经陆续往下拨了,既然如此,那就先拨给左右武卫。”

    “这个主意对,应该先给他们拨,万一出事,他们是要往西走的,”宇文述感叹道:“听说太府寺的棉布,已经织出来了,太子腹中所学,令人叹为观止。”

    杨铭笑道:“幼时无事,常常读书所致,你们大家还没有见过新织棉布吧?”

    “新织棉布,确实还没见过,”众人纷纷摇头。

    杨铭起身道:“走,我们去太府寺瞧一瞧去。”

    太府寺的官署,就在皇城,这里本来就有皇家司染署,一应纺织器械都有。

    其实杨铭也没见过这种古法织布的方式,今天也趁此机会见识一下。

    事实上,他比宇文述等人,更为惊讶。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是太厉害了,整个织布过程,非常之复杂,工序极多,每一个小巧的工具,都有其大作用。

    这里除了弹棉花的那个大木弓见过之外,其它他都没见过。

    “叮~~~叮~~~~叮~~~~叮~~~~”

    弹棉花嘞~~~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

    这是一个乐器。

    云定兴跟在一群大佬身边,为众人一步一步详解道:

    “此木棉春种秋花,花先绽者逐日摘取,取不一时,棉絮和棉籽是粘在一起的,以此轧花机将其分开,去籽取棉,以悬弓弹化,再以木板搓成长条,以纺车纺成棉纱,最后绕在籰(yuè)上,纺于棉锭.”

    杨铭观摩着整个纺织过程,多少有点开眼了,因为他前世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

    看来看去,其实就是一缕缕的棉线紧密的交叉在一起,织成一张棉布,而这个棉布很柔软,保暖效果也好。

    如果棉线粗大一些的,可以织成厚重的棉衣,更为御寒。

    这可是好东西啊,古代过冬如过关,有了御寒神器,冬天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因为还可以做棉被噢。

    “棉区在黄河、江淮,那么织布坊,还是要多设置在这几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