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九章 举个例子

    六三九章 举个例子 (第2/3页)

    杨丽华笑道:“你太过想当然了,你的屁股没坐对地方啊,河北人口最多,却为天下最乱之地。”

    杨铭立即道:“山东、岭南人口也不多,不也乱的一塌糊涂吗?究其原因,是制度的缺失,与人口无关,若是治理得当,河北只会成为繁荣富庶之地,我华夏有待开垦之荒地何其之多,以眼下人口,完全不是负担,是姑母想当然了。”

    后世就靠那几块平原,养活了十四亿人,咋地,现在五千万人养活不了啊?

    没错,产量确实不行,虫吃鼠咬,也没有化肥,而且还要养地,还不能进口,但不管怎么样,中国这片土地,闭着眼都能养活五千万人。

    眼下的平民,人家又不求吃多好,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就很满足了。

    杨丽华哈哈一笑:“你小子啊,太仁慈了,不过阿摩之后,确实需要像你这样一个储君,与国同休,但是你记住,田制改革,要慢慢来,朝堂那帮人,你得迁就着点,改制靠的是他们,他们不同意,就改不了。”

    “这一点侄儿明白,”杨铭点了点头。

    也就是这时候,外面通传,杨元庆求见。

    “这小子倒是稀罕,往日可不会来我这里,”杨丽华皱眉道:“让他进来吧。”

    等到杨元庆进来之后,看到自己的姐夫也在,顿时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有话就说,婆婆妈妈的像什么样子?”杨铭皱眉道。

    杨元庆坐下之后,还是觉得难以启齿。

    他这次是来找杨丽华帮忙的,为什么不找他爹和他姐呢?因为那两个不但不肯帮忙,还把他臭骂了一顿。

    因为他要娶尼姑。

    那么能在内史侍郎萧瑀那里有面子的,京师不剩下多少了。

    劝说萧瑀让女儿还俗,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脸大的人能帮忙。

    挣扎半晌后,杨元庆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了,把个杨丽华惊讶的目瞪口呆,看向杨铭道:

    “这可真是稀奇了,国公嫡长子,想娶一个出世之人?怪不得来找我呢,玄感和茵绛那关,他肯定是没过去。”

    杨铭呵呵道:“我就猜到是这件事,茵绛已经跟我说起过了,其实老舅的女儿嫁给元庆,算是得体,但问题是,这小子性子不稳,去年休妻,把个苏威给得罪了,如果将来再休,他还得得罪我老舅。”

    “不会的不会的,这次肯定不会,”杨元庆赶忙摆手。

    要说他的第一门亲事,真算是顶配了,人家苏威的儿子苏夔,现在在门下省担任给事郎,而苏威呢,尚书左仆射,又注定会长寿,女方的娘家,权势顶格了。

    历史上,人家苏夔的长子苏勖还娶了李渊的闺女,当了驸马都尉,次子苏亶的闺女直接嫁给李承乾,当了太子妃,老苏家在京兆地区虽然没有韦、杜牛逼,但也算是一个小门阀呢。

    就这,你竟然休妻?

    是的,对外声称是和离,实际上就是这小子不要人家了,人家苏芮可不愿意离婚,只能说顾及苏威的面子,没有那一纸休书。

    像这种级别的婚姻,想要散了,得皇帝点头,杨广去年在江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