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一章 勃而斤之败

    六二一章 勃而斤之败 (第2/3页)

广身边的人已经不足五千了,大家都在玩命的跑。

    谁也不会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裴蕴平时不怎么骑马,这一次跑的比谁都快,那策马的风姿,帅的一批。

    又过了三天,杨暕也算是运气好,稀里糊涂的追上了自己的老爹,而与此同时,咄苾带着仅剩的六千多突厥骑兵,也追过来了。

    杨暕心知自己这一次要是就这么回去,罪名大了去了,于是主动请缨,殿后阻敌。

    杨广非常感动,终究是亲生儿子,无论犯了多大错他肯定都不忍心杀害,尤其是儿子此番冒死为他殿后阻敌,杨广更是一阵揪心。

    嘱咐一番后,杨广抱着杨瑾继续赶路,别人死了无所谓,自己的儿子孙子不能有事啊。

    杨暕身边,毕竟还有李琛和罗艺,他不行,但是这俩人猛啊,一个是李安的长子,一个是罗荣的长子,都是军方系统出身,打小就被培养,那是真玩命。

    所以杨暕这支三千人的骑兵,反而跟咄苾打的有来有往,一路边撤边打。

    七天后,随着越来越接近大隋边境,咄苾不敢再追了,再追下就不是杨广出事,而是他出事,无奈之下,只能是长叹一声,率军北返。

    杨广继位之后的第一次大败,就这么尘埃落定。

    五十万大军,返回大隋的,只剩下了二十万,并不是阵亡了一多半,而是跑了太多太多。

    最可怕的事为了跑得快,精炼甲胄全特么扔掉了。

    历史上,杨广是给高句丽送货,这一次给突厥送了,舍不得给骁果军装配,却白白便宜了突厥。

    来护儿让骁果军当炮灰,卫士们看不出来,但是有人能看出来,萧铣做为督战队,并不知道来护儿本意是带督战队走,他还以为来护儿也会让他当炮灰。

    我可不想死,我还年轻。

    结果呢,他竟然带着一支万人大军,不顾来护儿的将令,擅自脱离阵营,率先南逃。

    他这一撤,整个东路军全都乱了,甚至有人调转头来打来护儿,来护儿差点都挂了,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撤军。

    按照原先的计划,三万督战队或许还能安全回去,但是被萧铣这么一搅和,那是甭指望了。

    所以有时候别看将帅心狠手辣,人家的决策,大部分时间是正确的。

    十万骁果,最后返回隋境的,除了萧铣带走的那支,只剩下了六千人,死的死,逃的逃。

    返回边境之后的来护儿直接下达通缉令,缉拿反贼萧铣,扣了个谋逆的罪名。

    这下子萧铣彻底没有退路了,本来他还打算回去之后反咬来护儿一口,告对方枉送将士性命,这下好了,被人家先下手了。

    麾下的一万人,入境之后四分五裂,愿意追随萧铣的,也就三千来号人,进入河北之后,彻底成了一帮反贼。

    这就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杨暕这颗臭棋,搞死了一整张棋盘。

    战争其实就是这样,一点微小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最坏的结果,杨广南逃,就是整个战局的转折点。

    如果不是皇帝亲征,换一名主帅,前方宇文述三人,才不会管他,伱死就死了,不能影响整个大局,但是皇帝不能不管啊,这就是皇帝亲征最大的弊端所在。

    前面已经快打赢了,为了救你,全完蛋了。

    九月份的时候,京师才收到了消息。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死气沉沉。

    大家本来还指望一场大胜,好让南返之大军平定国内叛乱,这下好了,这支败军反而成了最不稳定的因素。

    大隋律,临阵脱逃是死罪,那么多的逃兵,身上背着这个罪名,除了当土匪,还能干什么?

    “李靖已经率军往北,迎接陛下,想来不出半月,陛下就会返回京师,”苏威说话都有气无力了。

    杨铭淡淡道:“速派人往晋阳,请皇后回京。”

    这个时候,萧皇后得赶紧回来,天下已经越来越乱了,再不回来,都不好回来了。

    说罢,杨铭起身道:“散朝吧。”

    缓缓步行在宫内廊道上的杨铭,也是无可奈何,他确实没有想到,会败成这个吊样,稳赢局就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