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六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

    六二六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 (第2/3页)

,终究是胆子大,这就是为什么杨铭此番安排,除了史万宝和庞犇,没有一个年纪大的。

    年龄大了畏首畏尾,于战不利。

    “关中至洛阳,只是一些小股贼寇,不足为患,我们此番出征,重点还是在河北,扫平河北之乱,大事可定,”李靖与来护儿的观点是一致的,平定河北,半个北方就稳定了,北方稳了,江南就好说了。

    杜如晦道:“沈纶和周仲牟的襄阳水军已经进驻江都,洛阳方面,王世充率一万人,跟着卫总管也南下了,南边的事情,应该问题不大。”

    从洛阳返回京师的玄纵皱眉道:

    “不能这么乐观,贼人狡猾,驱使百姓以御官军,然后伺机偷袭,极为可恶,我在洛阳的时候,就是吃了这个亏,卫士是河南人,反贼也是河南人,下不去手啊,南方对我有抵触情绪,如今骁果未归,来的却是平叛大军,南方百姓怕是会被贼人所利用,想要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隋历来都是这样,哪里有乱子,平叛的大军一定得是外地人,本地人确实下不去手。

    因为大家还有个底线,历史上的隋末大乱斗,已经是没有底线了。

    这一次呢,南方十万骁果军,都没回来,卫玄带着的是关中军,你下去平叛,南方人是肯定抵触的,本来南北之争,已经渐渐缓和,结果眼下这场动乱,新仇旧恨全都挑起来了。

    以前杨素扫荡过一次江南,杀人太多,结仇太大,要不是杨广牛逼,另辟蹊径安抚江南,南方不会有这么多年的承平日子。

    杨铭点了点:“平叛从来都不是小事,各位务必谨慎对待,房玄龄杜如晦。”

    “臣在!”两人起身道。

    杨铭道:“你们两个协同兵部,征调大军,安置于左右翊卫大营,要快,一旬之后,大军开拔。”

    “是!”两人道。

    杨铭又道:“高表仁、韩世谔。”

    “臣在!”两人起身。

    杨铭道:“汝二人负责军械粮草辎重,不得有误。”

    “是!”两人道。

    杨铭道:“李靖、苏烈、杨玄挺、杨玄纵、杨元庆、裴行俨,各领骑兵两千。”

    “是!”六人同时领命。

    杨铭又道:“史万宝、庞犇、史怀义、宋老生、梁师都,各领步军两千,余者随我左右。”

    “是!”所有人同时起身。

    杨铭点了点头,起身道:“下去安排吧。”

    三天后的朝会,大家都在关心太子的部署,但是杨铭呢,其实没有部署。

    三万五千人,其中两万为骑兵,全部装备精炼兵械,只要不是统帅过于无能,遇到谁,都是吊着打。

    杨铭的女眷,从自己的私房钱里凑了一百八十万贯,交给了房、杜二人,大军还没动,赏钱就已经下去了。

    杨广出征,是欠军饷,杨铭出征,是先给钱,回来还有大头。

    有钱什么都好说,拿钱办事,天经地义,而且给的这么早,卫士们会交给家里,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太子用的都是些年轻人啊,”宇文述皱眉道:“会不会有些不够稳重呢?”

    杨铭笑道:“少年出英雄嘛,没听说过老年出英雄的。”

    “哈哈.”宇文述笑道:“太子至理名言。”

    他其实是有点不高兴,因为杨铭征调的这些将领,没他的儿子,我家大郎也是很能打的,不比杨玄挺差,您怎么就不带上呢?

    但是杨铭的这份名单上呢,各家子弟都有,几乎都快全了,所以大部分人是支持杨铭选择的。

    尤其是弘农杨,明摆着他们的人,是主将。

    年轻人嘛,更应该立功,现在不立功,就晚了。

    大隋历来出征,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私人部曲。

    只有大家族,才有部曲,而杨铭这份名单当中,八成是出身高门大阀的,将来出征身边都会带上一两百个个部曲,以保护自身安全。

    至于为什么带上建成这个拖油瓶,是因为李渊在晋阳,你敢妄动,我直接剐了建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