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八章 看透不说透

    六零八章 看透不说透 (第2/3页)

炼兵械的,主要来自于逃兵,但数量不多,好钢用在刀刃上,前方列阵的,就是五百名精炼叛军。

    一场惨烈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杨铭在等到苏烈之后,便立即开拔北上进入清河郡。

    沿着永济渠过了馆陶县和临清县,就是清河郡的首府清河县,沿途所见,都是一番太平景象,可见崔家将这里经营的不错。

    城门外,太守谢文领衔众官员以及崔家核心人物,在这里迎接杨铭。

    杨元庆先一步带兵入城,确认安全之后,才是杨铭进城,小心驶得万年船,到了杨铭这个位置,防天防地防空气。

    郡守衙门,杨铭在主位上坐下,然后抬了抬手掌,示意众人就坐。

    “清河县东北,是武城县,武城县正北就是高鸡泊,此地距离清河县不过七八十里,但城内百姓安居乐业,并未被贼人所扰,崔公功不可没啊,”杨铭微笑看向崔复礼。

    这是他第二次见到对方,第一次是修洛阳的时候跟人家借粮。

    崔复礼笑道:“上托陛下洪福,又有谢太守镇抚地方,清河才有如今光景,非我等之功劳。”

    “您老谦虚了,”杨铭笑道:“谢文在这里,还是需要你们多多帮忙啊。”

    谢文赶忙道:“崔氏忠君体国,日月可鉴,臣在这里任职,得崔公之助甚多,常存感激之心。”

    他是萧摩诃的大弟子,陈淑仪的大师兄,在杨铭这里不算外人。

    杨铭点了点头:“苏烈的一万兵马,已经驻扎在城北清漳水畔,提防河间贼寇南下,这里如今,已经是前线了,大家要做好随时与贼寇死战的准备。”

    崔君实道:“殿下放心,我族已经准备万全,只等殿下将令。”

    “清漳水时浅时深,不宜行船,”清河郡丞崔君宙道:“殿下是不是应该令崔世枢的大军,过河驻扎。”

    杨铭沉吟片刻后,道:“让他去武城县吧,等到吐万绪抵达之后,崔世枢沿运河北上,入平原郡平叛。”

    “这么说,殿下是要以谷城郡公为攻打信都之主力?”崔君宙道。

    杨铭笑了笑:“军情大事,不要多问,这不是你该知道的。”

    崔君宙顿时一脸吃瘪,他是崔君绰崔君肃的弟弟,在族内地位不低,但是他的官职,确实不配插手军情大事。

    别说他,谢文身为太守,也只有配合的份,没有知情权。

    战时,是以军方为主的,军队可以接管一切。

    “你们准备的军粮,由高表仁接手,派个人交接一下吧,”杨铭淡淡道。

    高表仁站出来,看向崔家一众,他是杨铭手下管押运军辎粮草的,崔家提供的粮食,必须由他掌管,杨铭才放心。

    高颎的儿子,是不会背叛杨铭的。

    简短的见面之后,杨铭一句暗示,崔复礼顿时领会,带着族人都离开了。

    杨铭这才看向谢文:“在这样的地方任职,不好干吧?”

    谢文苦笑叹息:“千难万难,我这个太守,徒有其表,不过好在殿下来了,他们今后会乖乖配合。”

    杨铭的贴身近卫朱三力道:“你也是陛下身边的人,正三品的地方主官,何需看他们脸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