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四章 风疾加气疾

    六八四章 风疾加气疾 (第1/3页)

    一个王朝必须要有宗教信仰。

    开皇年间比较模糊,杨坚夫妇包括子女们,虽然都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但从没有正式将佛教立为国教,因为容易得罪其它宗教,这对刚刚立国的大隋,不利。

    历史上的李唐,立道教为国教,是因为李家的母系大多都是鲜卑贵族,汉人以父系为血缘传承,鲜卑是以母系。

    那么他们这种混血想要站稳脚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加上道教在李渊建国初期立了功,道祖正好又姓李。

    所以李渊干脆认了道祖李耳为祖,意思是我们这一家是正统的汉人。

    杨坚这边情况要好一点,爹妈都是汉人,媳妇独孤伽罗的生母,是正统的汉人门阀清河崔氏,李渊就不行了,媳妇窦氏鲜卑族,爹妈也是鲜卑族,李渊的妈,还是鲜卑族。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确定皇权的至高无上,精髓就在那本《道德经》里面。

    内圣外王这四个字,首见于道家《庄子·天下篇》,但《道德经》却是一本实打实的内圣外王学说。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意思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白话就是当今皇帝是个圣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唐朝时期的皇帝,都被大臣们称呼为圣人。

    杨坚是至尊,杨广是陛下,都不是圣人,而圣人这两个字很明显代表着完美,代表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老百姓就会觉得,我们的皇帝是最好的,这对集中皇权大大有利。

    加之道教主张温和、虚、静、柔弱,反对暴烈,主张上善若水、自然无为、道法自然,反对乱作为、粗暴干预,主张俭朴,反对奢靡,主张谦虚、忍让、不争、低调、涵容,反对显摆、张扬和高调等。

    这对治理国家来说,好处非常大。

    杨铭呢,内心是非常倾向于道教的,但是眼下的形势,佛教声势过大,立道教为国教,不合适。

    道教重修身,也就是做人,儒家的作用是教书育人、管理社会,佛教是劝人向善。

    所以杨铭现在要走的路子,跟王通的学术主张,对上了,从霸道转王道,三教合一。

    历史上的王通,死于隋末大乱斗这种战乱时期,但这一世,他这一直好好呆在京师,所以本来去年就该挂了的他,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杨铭生怕他突然就死了,于是力排众议,将其推到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国子监也叫国子寺,十一寺之一。

    那么往年参加科考的候补进士,朝廷会从中挑选一些好学之人,入国子监学习,这些人将来会分赴各地,做为地方官学的学正,也就是校长。

    想要传播学问,首先得有老师,这些老师所传播的学问,得统一,怎么统一?靠朝廷。

    “门下省设立弘文馆,召天下名士入馆,校正图籍,教授生徒,”杨铭在朝会上道:“馆主暂定为太子冼马刘炫,总领馆务,设学士三十六人,参议朝廷制度礼仪修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