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六章 两个都中意

    六八六章 两个都中意 (第2/3页)

今山东江南百废待兴,正是大展拳脚之时,你选一个地方,孤让你主政一方,”杨铭道。

    窦建德是河北人,不能让他回河北,因为这小子的旧部,很多都安排在河北,他一旦去了,立即便能形成一股势力。

    “太子让臣去哪,臣就去哪,”窦建德道。

    杨铭点了点头:“那就去彭城郡做太守吧,这里有朝廷开辟的棉田,规模不小,郡内有运河又临淮河,司农寺有意在这里扩大棉区,你下去首要安抚地方,接下来便是配合司农寺,搞好棉花种植,孤期待你在这里大显身手。”

    彭城郡,就是江苏徐州,直到后世,这里都是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

    司农寺打算在这里大肆开辟棉田,也是为了图方便,棉花采收之后可以直接经运河送往江南,由江南织造坊织成棉布。

    毕竟江南的纺织工艺为天下之最,也能卖更好的价格。

    所以这么重要的行业,必须特别设立一个部门,那就是江南织造署,隶属于司农寺,主官为总监,杨铭让沈婺华的弟弟,沈叔义去了,也就是萧铣身边的那个军师。

    这个职位,还是需要那种在南方说话管用的人担任,北方人过去不行,交流都有障碍。

    至于沈法兴,造反之前就是太守级别的官员,所以调任工部。

    沈法兴在工程水利建造等方面,是个人才,要不然萧铣当初也不会让他去造船,因为沈法兴的爹沈恪,旧陈时期官至东兴侯,打过侯景,打过王僧辩,都督九郡之军事,像这种统帅级别的将领,都懂工程营造。

    山西耿公,翻修大同,你看看人家懂不懂。

    窦建德就这么被打发到彭城郡种棉花去了,给了一个侯爵。

    京师最大的酒楼,是晋阳楼,洛阳最大的酒楼,是洛阳楼。

    这都是以地名定的,众所周知,私人产业敢用国家地理名号,那都是有大能量的。

    洛阳楼的规模,是晋阳楼的十几倍,占了洛阳南市的六分之一,独孤家、元家、长孙家三大股东。

    其中赌坊独孤家,酒楼元家,会所长孙家。

    这片产业,被南市内纵横的十六条街道分割开来,为洛阳最繁华地带,来这里消费的,你看不到一个普通人,普通人都是车夫下人。

    杨瑾不好意思去人家府上见面,毕竟八字还没一撇,你直接登门,对人家影响不好,他还不知道,这两个已经都归他了,还琢磨着选个顺眼的。

    先见面的,自然是崔奕,崔奕是被李密接回来的。

    今天作陪的,有李密、崔世枢,还有崔奕的叔母高氏。

    毕竟家里的姑娘露面,身边怎么也得有个女眷陪着才好,而这个高氏,是崔仲方次子崔民涤的妻子,出身旧齐皇室。

    崔仲方的发妻李氏,早已经过世了,续弦的妻子出自范阳卢,他的这个妻子,有一个姑表姐妹,就是北齐大名鼎鼎的****胡皇后,也就是高玥的亲奶奶。

    崔民涤的妻子高氏,就是胡皇后丈夫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女儿,高玥的姑妈。

    “噢?这不巧了嘛,我有一位长辈,与你可是至亲啊,”杨瑾在得知高氏来历之后,忍不住道。

    高玥在东宫没有名分,但地位绝对有,杨瑞不能管她叫姨妃,但是可以叫姨娘。

    高氏连忙追问是谁,杨瑾正欲回答,被杨瑞在桌底下踢了一脚,话到嘴边,嗝住了。

    见这情状,高氏也不追问了,心知人家不会说。

    崔奕始终低着头,听着大家聊天,偶尔会偷偷的瞥几眼杨瑾。

    来之前,李密都跟他交代清楚了,哪个是魏王,别认差了,你的眼神只能看魏王,不要看另外三个,不然会让魏王不高兴的。

    崔奕是大家出身,自然晓得这个道理,心里也是小鹿乱撞,不敢与大家说话。

    她的样貌,不能说是一般,但也绝对不算惊艳,就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杨瑾呢,也是个不上台面的货色,跟人家高氏聊的挺欢,却一句都没敢跟崔奕搭茬。

    李世民和杨瑞对视一眼,心知有谱了,因为杨瑾越是拘谨害羞,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