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轰炸

    第七百八十二章 轰炸 (第2/3页)

挪作他用。

    “东家,香江那边,还有好几个地方的海外老板,联络咱们要捐款。”老六汇报情况。

    “感谢他们捐款,顺便把咱们的生意,通过他们,拓展出去。”周强继续谋划退路。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周强觉得该在香江等海外,买房子、买地,准备新的事业了。

    就算有捐款,但也是杯水车薪。

    太行山那边战场很大,想保障各种物资充足,需要很多钱。

    周强没有增加税赋,没有压榨老百姓。

    这种情况下,周强岂能不缺钱?

    还缺很多。

    缺钱咋办?

    当然是继续抢了。

    周强继续‘劫富济贫’。

    周强把那些为富不仁的人,都抢了。

    抢来的钱,周强都用于抗倭,没有留一块大洋。

    周强不会顾及虚名,也不怕被世人唾骂。

    周强不择手段的支持抗倭。

    倭寇越来越残暴,越来越疯狂。

    战斗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残酷。

    周强也把手里的“底牌”都用了。

    黄河那边,鹿兆鹏他们,得到了周强极大的支持。

    要枪有枪,要粮食给粮食。

    迫击炮、各种大威力火炮,直接送。

    周强多年培养的医生、护士,也都送去了太行山。

    药品,青霉素之类的消炎药,周强也大量生产出来,不断送过去。

    为了抗倭,周强算是不遗余力,倾家荡产了。

    周强的所作所为,很多人都看到了。

    “国士无双!”这是某些人对周强的评价。

    周强听到后,很高兴、很欣慰。

    周强的付出,也没有白费。

    倭寇被大量杀伤。

    原本,没有周强的情况下,倭寇死不了那么多人。

    现在,在周强的大力支持下,倭寇伤亡人数,成倍增加。

    等倭寇投降的时候,恐怕剩不了多少人了。

    滋水县。

    城外。

    “八嘎,必须除掉周强。”鬼子又来了。

    鬼子又来杀周强。

    为啥鬼子非要杀周强?

    因为,周强是太行山抗倭力量的支柱。

    没有周强,太行山的抗倭战士,就没有了枪支弹药,等等物资。就等于老虎没有了牙齿、利爪,没有多大的杀伤力了。

    有了周强,太行山的战士们,太勇猛了,在充足的武器装备下,打的鬼子抱头鼠窜,龟缩不出。

    因此,鬼子非要除掉周强不可。

    但,周强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鬼子来了很多暗杀队伍。

    鬼子的帝国之花,来了很多,现在都被卖到了青楼,让周强小赚了一笔。

    鬼子的高手,来了一批又一批。

    但都死了。

    还死的很憋屈。

    他们一来就被盯上了。

    然后,他们在屋子里准备暗杀计划时,不是被手榴弹炸死,就是被迫击炮轰死。

    反正,这些鬼子高手,来不及发挥,全都哏儿屁了。

    这次,鬼子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没敢进县城。

    他们只敢在县城外面,暗中谋划。

    这时,鬼子的窝点,来了几个汉奸,二狗子。

    “太君,消息打听清楚了,今天周县长要去城西的刑场,枪毙鬼子。”

    “八嘎!”鬼子给了二狗子几个大嘴巴子。

    显然,二狗子说错话了,不能当着鬼子的面说“鬼子”。

    “嗨嗨。”二狗子唯唯诺诺,任由鬼子打骂,不敢有丝毫怨言。

    “周县长什么时候出城?”鬼子问。鬼子下意识对周强很尊敬,不敢随意称呼。

    为啥鬼子尊敬周强?

    因为周强杀了很多鬼子。鬼子都是变态,欺软怕硬,杀的他们越多,他们越顺从。

    “下午三点钟。”

    “随行人员有多少?”

    “有”二狗子把周强的情况摸的很清楚。

    询问一番后,鬼子把二狗子撵走了。

    “呦西,这次是个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

    “是的,这次一定要杀死周县长。”

    滋水县。

    周宅。

    “东家,这次枪毙鬼子,您还要亲自去看啊?”老六不想周强出城。

    “不去。”周强之前放出消息,要出城枪毙鬼子,现在又改主意了。

    “不去就好。”老六松了口气。因为老六收到消息,鬼子要暗杀周强。但老六不知道鬼子藏在哪儿。

    “老六,我身边出了个白眼狼啊。”周强眼中有些怒火。

    他的具体行踪,怎么会被二狗子打听的一清二楚?

    因为,周强身边,出现了叛徒。

    “啥?”老六惊呆了。

    周强身边出现白眼狼,老六完全不知道。

    老六一般负责外面的事,周强身边,周宅的事,老六基本不管。

    “王平的儿子,因为赌博,被二狗子控制了。”周强的身边人,谁是白眼狼,谁是叛徒,只要跟周强打个照面,周强就能一眼看出来。王平是周强的管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