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住所安排

    第七百九十六章 住所安排 (第2/3页)

,就要家破人亡。

    “这”张廷玉犹豫一下,“皇上,此事重大,不宜操之过急。”

    张廷玉明白雍正这样做的用意,就是想让老百姓过的好一点。

    但,

    刚说了一个,限制田地数量的规定,

    又一个规定,要减轻赋税,

    这样做,一定会让群臣联合起来抗议,结果肯定是一件都做不成。(强行做,肯定适得其反。)

    毕竟,群臣是既得利益者。

    老百姓是最底层的被剥削者。

    既得利益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剥削最底层的人。

    因为,最底层的人,被欺负了,也是白白被欺负。他们除了造反,没有任何反击办法。

    但造反,容易吗?

    谁敢造反?

    在某些年代,造反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罢,先限制田地数量吧。”雍正也明白张廷玉劝谏的意思,不能学杨广,不能操之过急。

    “皇上圣明!”张廷玉又急忙拍个马屁。

    雍正这半年的施政风格,有些霸道。张廷玉还真怕雍正听不进去。

    雍正又拿出一个折子,“这上面说了一种养殖法子,你让人去皇庄试试,若是可行,就推广下去。”

    雍正急于提高农业、养殖业技术,希望老百姓日子好一点。

    “微臣遵旨。”张廷玉领命而去。

    忙了两个多小时,雍正身体有些僵硬。

    “苏培盛,去箭亭。”

    “嗻。”

    雍正去了箭亭。

    不过,箭亭这里已经有人了。

    皇后,华妃,欣常在,好几个学过骑射的妃子都在这里。

    为了讨好雍正,她们都在练习骑射。

    雍正一脸笑意:“哈哈,看到你们在这里,朕甚是欢喜!”

    “皇上,快来一起玩吧!”有妃子迫不及待的抛媚眼。她们终于等到了雍正。

    雍正掉进了妖精窝,无法自拔。

    当晚。

    雍正宠幸了表现还不错的欣常在。

    后宫规矩多。

    嫔妃们,早晚都要给皇太后、皇后请安。

    皇太后喜欢安静,就免了请安。

    皇后这里每天都要求请安。

    景仁宫。

    皇后等着嫔妃们来请早安。

    甄嬛她们进宫前,有多少嫔妃呢?

    后宫情况:(位份依次降低)

    一个皇后。(当然也只能一个。)

    皇贵妃,名额一个,空缺。

    贵妃,名额两个,都空缺。

    妃,名额四个,现在有,端妃(最早跟雍正),华妃(因为年羹尧,之前最受宠),齐妃(生了三阿哥,因此封妃),还有一个名额空缺。

    嫔,名额六个,现在有,敬嫔(还没封妃),丽嫔,其他名额应该是空的。

    贵人,没有数量限制,有曹贵人,芳贵人(电视剧中被打入冷宫)。

    常在,没有数量限制,欣常在。

    答应,没有数量限制。

    妃子们早上来景仁宫请安。

    其他人都来了,华妃跟之前一样,还是迟迟不到。

    华妃骄横,跟皇后分庭抗礼,手段算计不少,但更喜欢直来直去。阴谋算计,是身边的曹贵人出主意。

    跟着华妃的,有丽嫔、曹贵人。其中,曹贵人颇有心计。至于丽嫔,应该有点傻吧。

    皇后,喜欢背后算计,人前表现的很宽容大度,‘女伪君子’一个。

    跟着皇后的,齐妃。齐妃应该是后宫最傻的一个了。但傻人有傻福,生了个三阿哥,还养大了。

    中立的,端妃,敬嫔,芳贵人,欣常在。

    “赐茶。”皇后等不及华妃,先让上茶。

    已经来的齐妃,欣常在,曹贵人等人,低声闲聊,说说华妃,说说抱病没来的端妃。

    片刻后。

    华妃来了。

    她依然是趾高气昂的。这是她的性格。

    华妃一进来,就怼欣常在、齐妃。

    欣常在最年轻,雍正让侍寝多一些。

    齐妃被怼,是自找的。

    “齐妃日渐丰腴.”华妃讽刺齐妃。

    “多谢姐姐金口。”齐妃傻乎乎的,竟没听出来。

    皇后给华妃赐茶。

    华妃闻了闻,没喝,也不会喝,“这是去年的龙井吧?有股子霉味。我宫里这些旧茶已经赏给颂芝她们了。”

    颂芝是华妃的贴身丫鬟。

    华妃见了皇后,肯定要怼几句。

    她用旧茶讽刺皇后,年纪大了。

    皇后锦里藏针,跟华妃言语交锋,讽刺华妃住的翊坤宫有问题,暂时击退华妃。

    这就是她们的日常互怼模式。

    宫外。

    甄嬛把安陵容接到了甄府。

    安陵容之前住客栈,算是比较可怜吧。

    甄嬛是个好心肠的女子,挺照顾安陵容。

    几日后。

    晚上,甄远道犹豫再三,找甄嬛叮嘱几句:

    “若无十足把握获得皇上宠爱,一定要韬光养晦,收敛锋芒。”

    这话是老成之言,很对。

    甄远道虽然这样叮嘱甄嬛,但电视剧中,甄远道就没有做到这点,他逆雍正之意,直谏,惹怒雍正。因此有了牢狱之灾,还连累甄嬛。

    “为父不求伱大富大贵,只盼我的掌上明珠,能舒心快乐,平安终老。”甄远道对即将入宫的甄嬛,担心不已。不愧是女主角父亲,就是明事理。

    甄嬛也不是愚钝之人,立马保证:“父亲放心,我不争宠,只求保住甄氏满门和自身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