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撤军途中

    第六十九回 撤军途中 (第2/3页)

小心,别被巡按拉了过去。”

    祖天乐笑道:“我们兄弟都是辽东人,跟着朝廷,顶多干到总兵官。还是那种没有多少实权的总兵官,有什么意思。”

    “还是吃饱最重要。”祖天春补了一句。

    三兄弟哈哈大笑。

    夜幕降临,白雪皑皑。

    杨承应把自己的帐篷让给了孩子们,双手紧抱着自己的身体,站在外面。

    不停地跺脚。

    真冷啊!

    公孙晟过来,要把自己身上的薄棉衣给杨承应,被他拒绝。

    “你自己穿着就是了,我不怕冷。”杨承应一边牙齿打架,一边说道。

    “将军,您都冷成这样,还说不怕冷。俺是本地人,早挨冻挨习惯了,还是穿上俺的棉衣吧。”

    公孙晟说着,要把棉衣披在杨承应的身上。

    杨承应一个退步,躲开了:“少废话,你赶紧给我穿上,否则我……我就下军令了。”

    “是,属下遵命。”公孙晟也不穿,而是进了帐篷,把薄薄的棉衣盖在一个小孩的身上。

    那个孩子已经蜷作一团,睡得很香。

    他出来时,杨承应发现他一点都不发抖,惊讶地多看了一眼。

    “你是哪里人?”杨承应问道。

    “俺是铁岭,跟着溃兵逃到了沈阳,再然后去了辽阳,被划在祁总兵麾下。”

    “祁总兵是西军,怎么会收留你?”

    “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哪有分的那么细,主帅是啥,咱是啥。别的不说,祖将军麾下好多蒙古夷丁。”

    “说的也对。”

    随着后金崛起于白山黑水,来到辽东战场的不只是辽东军、西军,还有西南的土司兵等等,蒙古由于不敢打蓟镇,也来了辽东。

    整个辽东成了大杂烩。

    “你是军户出身?”杨承应又问道。

    “不是,俺以前是猎户。”公孙晟答道。

    “那你为什么成为军户呢?”

    “混口饭吃呗。一开始以为能吃点饱,没想到……他娘|的比俺以前还惨。幸亏做了祁总兵的家丁,终于吃了顿饱饭。”

    说到这里时,公孙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估计是想起了祁秉忠战死的事。

    杨承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