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闹幺蛾子

    第八十八回 闹幺蛾子 (第2/3页)

   第二,铸造鸟铳需要熟练工,搞不好会出人命。

    第三,地址的选择问题,必须提防可能的奴酋入侵。

    这几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

    “我让罗将军前往登莱,密会游士浑,就是想解决原材料供应的问题。”

    杨承应解释道:“提供上等的生铁,对于那帮朝中勋贵来说,易如反掌。”

    “最好还是自己冶炼。”

    茅元仪摇头苦笑,“他们是什么德行,将军比我清楚。”

    上次提供给杨承应的五百杆鸟铳,是实收五百。本应收到九百杆鸟铳,其中四百杆质量有问题。

    茅元仪看了之后,严令士卒不得使用。

    最有趣的是,据说兵部上报给内阁的数字,既不是五百,也不是九百,而是一千二百。

    都说大明管理火器如何如何严格,这次算是让杨承应大跌眼镜。

    “原材料我会想办法解决,接下来就是熟练工。”

    杨承应忽然想到了什么,问茅元仪:“止生兄,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熟人?”

    “懂火器的人吗?”

    茅元仪想了想,眼前一亮:“还真有。”

    “谁啊?”

    杨承应赶紧问道。

    “孙元化。”

    茅元仪一字一顿的说道。

    听到这个名字,杨承应一拍大腿,自己怎么把他忘了。

    接着,就听茅元仪介绍孙元化的生平:“字初阳,号火东。他是万历四十年中的举人,可惜此后一直没有中进士。”

    “师从徐阁老学习火器和数学,于是放弃科举一途,回嘉定老家潜心研究西学。”

    “估计到现在没有出山。”

    等茅元仪介绍完,杨承应当即道:“太好了!这的确是我需要的人才,就怕他不肯来辽东。”

    “初阳兄一直关心国事,如果写信给他,相信他会来的。”

    茅元仪很自信地说道。

    “太好了!”

    杨承应双手一拍,“那就请止生兄写一封书信,我派公孙晟南下把书信送给孙先生,请他速速北上。”

    “好。”茅元仪答应后,便起身离开,去写书信。

    杨承应唤来公孙晟,交代他携书信南下,亲手交给孙元化。并叮嘱他,事情成与不成都回来汇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