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斩首”行动

    第九十四回 “斩首”行动 (第1/3页)

    图尔格不仅是五大臣的后嗣,还是大汗的额驸,阿敏不敢怠慢。

    听说他出了事,阿敏心急火燎地急催坐骑,一马当先地往大营的南门赶去。

    硕讬等一众武将也急催战马紧紧跟随。

    一路上,阿敏都在想一个问题,杨承应是怎么绕到北面。

    在通往栾古关的路上,自己设了几路伏兵,难道都被杨承应成功晃过。

    唯一能想得通的解释就是——杨承应只带了一部人数很少的精兵,甚至全部都是骑兵,经过星夜兼程地赶路,才有可能这么快赶到复州城。

    但是,这就更加让人不解。

    如果他只带少数精兵回来,能管什么用?

    他的目的是为了解救方震孺,仅仅依靠一、两千精兵,而且还是急行军后极度疲劳的“精兵”,根本就没有可能从自家大军的包围中救出方震孺。

    按照最初制定的计划,杨承应调集金州卫重兵,倾巢而出杀向栾古关。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救出方震孺。

    还有他进攻复州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是想通过俘虏图尔格,再来跟我交换方震孺?

    如果是这样,他的图谋就落了空。

    图尔格逃了回来。

    脑子里一片混乱的时候,距离图尔格驻扎的营门越来越近。

    阿敏没料到的是——无数支利箭已经对准了他,和他身后的那些将领。

    站在这些张弓搭箭的士兵身后的,正是杨承应。

    此时,杨承应心中不但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惊慌,反而感觉有一种异样的豪情与兴奋在胸口不断激荡。

    这一次他采用的计策,是和上次擒拿努尔哈赤相似的计策,只不过有了改良。

    不再相信自己能够擒拿阿敏等猛将,而是打算用额驸图尔格作为诱饵,对奴酋主要将领实施一次“斩首”行动。

    不求杀死他们,只求对他们造成大量的杀伤。

    趁乱救出方震孺,再往复州湾撤退,乘船撤回金州。

    这就是杨承应的计划。

    看到后金将领距离越来越近,杨承应缓缓抬起右手,意思是准备射箭。

    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

    一百步!

    八十步!

    杨承应都能看到阿敏的脸,右手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